本帖最后由 梅城老九 于 2015-11-11 08:51 编辑
(一) 东山白莲 东山,在黄梅县五祖镇北侧。山上建有五祖寺。主峰白莲峰顶辟有莲池,史载五祖弘忍大师在此手植白莲。历代名人多有题咏,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咏东山白莲 唐朝 裴度 遍寻真迹蹑莓苔, 世事全抛不忍回, 上界弗知何处去? 西天移向此间来。 岩前芍药师亲种, 岭上轻松佛手栽, 更有一般人不见, 白莲花向半天开。
登白莲峰 宋朝 苏轼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猿猱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二) 西山碧玉 西山,在黄梅县西大河镇西北侧破额山下。山上建有四祖寺。有一飞瀑凌空而下。唐代诗人柳宗元在瀑下巨石中题有“碧玉流”三字,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破额山 唐朝 柳宗元 破额山前碧玉流, 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 欲采蘋花不自由。
题碧玉流 清朝 石乔年 危桥空栈步峰头, 涧道崎岖水碧流。 一派寒湍吹似雪, 半山清响散为秋。 幸留石上公权笔, 曾驻江干子厚舟。 到此红尘都涤尽, 劳劳身世几时休。 (三) 南山古洞 位于黄梅县北柳林乡南山,天然石洞。有石桌石凳等天然物件。古时洞内常有行者穴居研经修行,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南山古洞 明朝 程梦麟 踏破青苔路,灵崖九折回。 寒流穿磴出,幽罅自天开。 光佛传灯显,宽容卓锡来。 此间真太古,莫作武陵猜。
南山古洞 刘明春 曳杖寻幽趣,淙淙听石泉。 人行青嶂里,洞隐白云边。 近涧疑无路,层峦更接天。 山中忘岁月,寂历自年年。 (四) 北山乔木 位于黄梅县北山。传说此地生长名贵树种常绿乔木梭罗树。此树今无存。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咏娑萝树 明朝 程梦麟 路入丛林野色侵, 娑萝树老气萧森。 高盘孤干髯龙见, 横掩苍枝舞鹤吟。 嘉树几时移月窟, 灵崖终古护天阴。 偶缘池畔风声起, 疑是飞泉泻玉音。
梦乔木 陈义节 参天乔木月中栖, 无迹相邀方下梯。 雪雨风霜甘共渡, 兴衰荣辱总同随。 径幽难避倭夷乱, 址古犹存宝相遗。 今向明时沾雨露, 如诗如画笔堪题。 (五) 清江烟雨 清江,水名,位于黄梅县南小池镇东侧,古通长江。细雨霏霏,柳烟朦胧,最具诗情画意,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清江烟雨 罗运涛 春风送暖绿清江, 破浪渔舟带雨忙。 鱼跃帆飞歌阵阵, 鲜鳞一网满船舱。
清江烟雨 杨新民 匡庐极目锁烟岚, 阵阵飞鸥逐远帆。 岸柳丝丝莺对语, 渔翁戴笠钓江滩。 (六) 多云樵唱 多云,山名,位于五祖镇和苦竹乡交界处。山高林密,云雾缭绕,多生灌木,乃樵家砍薪烧炭之地。樵歌阵阵,回荡山间,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多云樵唱 清朝 石朗 回溪曲蹬绕高歌, 知是樵人下薜萝。 我示夕阳归去晚, 一肩担得白云多。
多云樵唱 黄鹤年 悦耳樵歌隔岭闻, 满山嫩绿正欣欣。 自鸣天籁非凡响, 唱罢红霞唱白云。 (七) 西池望月 西池,池塘名,在黄梅镇城中鄂东大菜场西侧,明清时期水面约300亩。池水清澈,月色如银,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西池望月 石国祥 夜空谧静晚风清, 随柳穿花上小亭。 负手凭栏闲独立, 西池如镜月如盘。
犀牛望月 毛焕林 西池水映月圆圆, 夜静携壶醉柳边。 仰望犀牛情脉脉, 年年何事恋婵娟。 (八) 濯港晚渡 濯港,港道名,有渡口,在县南十公里今濯港镇境内,是南来北往商旅者必经之地,古为黄梅重要渡口,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咏濯港古渡 清朝 王士正 网埠村前风物幽, 渔人网罟集汀洲。 阿谁识取源头水, 破额山前碧玉流。
濯港晚渡 龚明生 客阻湖滨不用愁, 南来北往便凭舟。 穿梭舴艋频迎送, 晚渡风光似画图。 (九) 太白渔歌 太白,湖名,为黄梅第二大湖泊,在县西南大河、濯港、蔡山一带。鱼汛时节,湖面白帆点点,渔歌互答,令人心旷神怡,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太白渔歌 清朝 余世芳 蘋叶芦花极望长, 歌声缭绕水中央。 夜来渔火还归棹, 惊起汀洲雁几行。
太白渔歌 单任华 太白湖堤绿映红, 匡庐大别影重重。 斜阳晚渡舒城柳, 都在渔歌一曲中。 (十) 紫云霁雪 紫云,山名,在黄梅县北挪步园山区,海拔1000米左右,冬春雪后初晴,景色壮丽,为黄梅古十景之一。 紫云霁雪 黄鹤年 我欲磨刀割紫云, 山头连日雪纷纷。 红装素裹呈奇景, 纵目遥观最爽心。
题紫云霁雪图 黄金广 紫气东来送瑞光, 云开雾散显银装。 冰清玉洁修身地, 物我皈依圣祖芳。 (更多精彩请关注“黄梅微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