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31年前,枣阳市新市镇朴实农家汉子吕扬全,毅然将跌入山崖导致高位截瘫的女友娶进家;31年来,他照顾瘫妻不离不弃,一点一滴的爱沉淀在一茶一饭之间。“命运让我遭遇不幸,但遇见他,是我生命的大幸。”11月10日,当妻子沈席珍得知丈夫吕扬全荣登第11期“襄阳楷模·襄阳孝亲榜”时,这样说道。 真心相爱 患难时见证真情 1983年秋,随州吴山镇联光村姑娘沈席珍经人介绍,与枣阳新市镇前湾村小伙儿吕扬全相识,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商定1984年农历腊月完婚。 本是憧憬爱情的年纪,沈席珍却遭遇厄运。1984年4月1日上午,沈席珍骑自行车跌进了四五米深的山崖,颈椎骨折压迫中枢神经,造成腰部以下高位截瘫,终身要在轮椅上度过。 看见即将踏进门的儿媳一夜间变成这样,吕扬全的父母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此时,吕扬全正守候在沈席珍病榻前,日日夜夜地照料。得知父母的想法后,吕扬全只说了一句话:“我非她不娶。” 当从昏迷中醒来的沈席珍得知自己将终身残疾,痛不欲生。“我嫁给你会害你一辈子,你另外找人吧。”为了不连累吕扬全,沈席珍经常无故找茬,向吕扬全发脾气赶他走。吕扬全看穿了沈席珍的心思,耐心地开导她。 在吕扬全的精心呵护下,沈席珍放下了精神的包袱。1984年冬,不顾家人的反对,吕扬全借了40元钱,在新房里搭了一个灶,买了两双新筷子和两个新碗,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用板车将沈席珍娶进了家门。 生活不易 在艰辛中品味幸福 婚后的生活有苦也有甜。为了治好妻子的病,吕扬全拼命挣钱,带着妻子先后到北京、武汉、四川等地,打听治疗瘫痪的良方。“那时候家里穷,连一毛七分钱的盐都买不起。”小两口为了省钱看病,带着自家母鸡下的蛋和干馍馍当干粮,馍馍发霉了,吕扬全给妻子买来可口的饭菜,自己就着凉水啃霉馍馍;晚上住的旅馆,也是捡最便宜的两块钱的单人床,沈席珍睡在床上,吕扬全睡在地上;为了省几元交通费,回家的时候,吕扬全硬是背着沈席珍从医院走到火车站,足足走了两小时。 然而几番辗转求医,沈席珍经专家诊断,并没有站起来的希望,她失望到极点。在回家的路上,经过武汉长江大桥时,沈席珍恨不得一下子跳下去。“你活着就有希望,有你我才有盼头。”吕扬全的一句话如一股温泉温润着沈席珍冰冷的心,渐渐地,沈席珍的心态变得好起来。 1985年,这对患难夫妻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第二年,二女儿也来到世上。小两口的真情也感动了老人们,1994年冬,吕扬全的父母搬进小两口的小家,一来帮忙儿子照顾床榻上的瘫妻,二来帮忙照顾两个小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 相濡以沫 一路走来相互支撑 “我在轮椅上坐了31年,他天天把我抱上抱下,抱出抱进,从没厌烦过。”说到这里,52岁的沈席珍脸庞浮现出少女般的娇羞。离吕扬全家500米外有一条小河,风景十分不错。吕扬全时常推着轮椅上的沈席珍去透透气。“村里还是坑坑洼洼的山路,他时常是把轮椅掂着往前推,为了让我看看风景,他却是满头大汗。”沈席珍说。 每天早上6点,吕扬全准时起床,为妻子擦洗身体、准备早饭,太阳出来时,出去干活。除了日常的照料,白天干活时,吕扬全每隔1小时回家把妻子抱起来上厕所,晚上干完活回家,就算再累,也要给妻子全身按摩1小时,顺便讲讲当天发生的新鲜事情。“别看老吕在我们面前不善言辞,在席珍面前,他可是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我们都羡慕着呢。”经常去吕扬全家串门的枣阳市新市镇党委副书记黄凌告诉记者,虽然吕扬全夫妻都已经年过五十,但夫妻俩经常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调侃”逗着乐,讲一些笑话。“就像是热恋期的情侣一样。”黄凌笑着说。“一路走来,席珍她也支撑着我。”吕扬全说,妻子喜欢读书看报,经常给自己讲解国家大政方针和各种惠民政策,给自己讲农资价格、农情信息。2001年至2006年间,他开过餐馆、去大城市打过工,目前在村里做零工,赚的钱足够补贴家用。如今,两个女儿也已经成家。 爱情和人生,难不在于承诺,难在生死相守。吕扬全用朴实的言行兑现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美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