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的画像砖 文体新广局供图 昨日,记者从市文体新广局获悉,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襄城区余家湖社区实施文物勘探时,发现了27座六朝隋唐砖室墓,经发掘、初步整理,27座墓葬出土文物共计70余件,有铜、银、铁、陶、瓷、玉石器等,并有纪年砖和画像砖万余块。其中,东晋纪年墓和南朝画像砖墓弥足珍贵。 东晋纪年墓砖室长2.2米、宽0.66米、高0.55米。墓砖侧面有“泰(太)元廿一年韩墓”铭文。“泰元廿一年”即公元396年,为东晋武帝司马曜年号。该墓所出铜镜、瓷盘口壶、陶罐、陶碗等也成为文物分期断代的标型器。 南朝画像砖墓砖室长7米、宽3米、高3米,由甬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北部设有棺床。其建筑用砖质地细腻,敲击时有金属声,烧砖所用陶土是经过淘洗沉淀之后选用的。更为值得称道的是,每一块砖上都模印有纹饰,有的在端面,有的在侧面或平面,其内容有龙、虎、朱雀、玄武、千秋万岁、郭巨埋儿、供养人、侍女、博山炉、莲花、瓶草、忍冬等。这些儒、道、佛教题材的画像砖,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以儒教治国,同时流行道教神仙思想,并大力提倡佛教的社会现实。另一重要发现是在墓内一骨管内清理出一枚银针。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襄阳是南朝画像砖墓除南京地区外出土最集中的一个重要地区。这是由当时襄阳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本次出土的部分画像砖将充实正在全国巡展的《天国之享——襄阳南朝画像砖艺术展》上,让更多人了解襄阳的历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