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尉
 
- 积分
- 2538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三、完善长江中游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七)推进铁路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全省“五纵两横”为主骨架的铁路路网格局,将武汉建成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推进“三纵两横”为主骨架的客运专线网络建设,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骨架,重点建设武汉—九江、武汉—西安、郑州—万州等快速铁路,积极谋划沪蓉沿江高铁、武汉—杭州、武汉—厦门、武汉—青岛、武汉—桂林等高铁和武汉高铁新站。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构建“2小时交通圈”。加快推动武汉—仙桃—潜江城际铁路前期工作,推进武汉轻轨、地铁向周边地区延伸,建成“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襄阳、宜昌城市轻轨和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城际铁路网,推进宜昌—荆门—襄阳、武汉—天门—荆门等高铁建设。推进“四纵两横”普速铁路网建设,重点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黔江—张家界铁路、江汉平原货运铁路、随州—麻城—安庆铁路、宜昌—石门铁路、岳阳—咸宁—九江铁路等重大项目。(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省交通运输厅、武汉铁路局,有关市州政府)
(八)完善公路网络。完善“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布局,实现所有县市通高速公路,将武汉建成全国高速公路路网重要枢纽。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扩建、武汉—深圳、麻城—安康、宜昌—张家界、建始—恩施、保康—宜昌、宜昌—岳阳、保康—神农架、麻城—阳新、利川—咸丰—来凤、来凤—宣恩—鹤峰—五峰—宜都、枣阳—潜江—石首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省道与周边省市互联互通。(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市州政府)
(九)拓展航空运输网络。加快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开展武汉第二机场前期研究,将天河机场建成全国门户枢纽机场。规划建设荆州、黄冈、随州、荆门等机场。推动襄阳、宜昌等机场改扩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业,推进武汉、襄阳、荆州、荆门等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顺丰速运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等项目建设。(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省交通运输厅、民航湖北监管局、湖北机场集团公司,有关市州政府)
(十)加快过江通道建设。合理布局过江通道,增强跨江通过能力。加快建设宜都红花套、枝江白洋、荆州(第二)、石首、赤壁、嘉鱼、武汉沌口、武汉青山、黄石棋盘洲、武穴、秭归香溪等公路过江通道,武汉杨泗港、宜昌伍家岗、鄂黄(第二)等城市道路过江通道,武汉7、8、10、11号线等城市轨道过江通道,宜昌陡山沱、宜昌轨道公铁两用过江通道。加快推进荆州盐卡、荆州监利、武汉金口、武汉堤角、武汉新港、枝江百里洲、武汉铁路西线、黄冈团风、鄂黄(第三)等过江通道前期研究工作。(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省交通运输厅、武汉铁路局,有关市州政府)
(十一)推进油气管道建设。依托国家骨干天然气管道和武汉、荆门千万吨炼油能力建设,重点推进西气东输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通道湖北段,武汉至宜昌天然气管道等省内支线、联络线,潜江地下储气库等储气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仪长原油管道复线黄梅至荆门段及荆门经宜昌至巴东成品油管道建设。(牵头单位:省能源局;参加单位:有关市州政府)
(十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领长江中游“数字长江”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智慧湖北”。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增加光缆路由密度,提升网络接入能力,加强网间互联互通,支持骨干网络向大容量高智能方向演进。建设长江中游干线数字航道、智能船闸、智能港口、船舶导航及监控等系统,健全长江中游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优化布局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快推进武汉、襄阳、宜昌等信息传输骨干节点建设,强化骨干节点功能和辐射作用。(牵头单位:省经信委;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长江航务管理局,有关市州政府)
(十三)大力发展联程联运。完善智能交通服务保障系统,促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有机融合,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推进武汉新港、武汉空港、武汉汉口客运中心等综合交通中心建设。完善能力匹配的集疏运体系,加快交通节点连接线建设,重点实施武汉阳逻港等重要港区的集疏运通道项目。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加强船舶标准化建设,提高集装箱和大宗散货铁水联运比重。(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国防科工办、武汉新港管委会、长江航务管理局、武汉铁路局,有关市州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