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幸患上尿毒症,父亲欲捐肾救子又被查出肺癌晚期。襄州区石桥镇付王村四组72岁老人王德恩和他的37岁儿子王崇杰,坦然面对不幸并作出同样的决定,离世后捐出眼角膜,留下光明在人间。 11月16日下午,黄集中心卫生院内科病房,在市红十字会爱尔眼科角膜登记采集站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这对父子同时签订捐献眼角膜协议,成为我市首例父子眼角膜捐献志愿者。 王德恩的老伴早年去世,他含辛茹苦将三个儿女拉扯成人,看着儿女都已成家,虽然收入不高倒也能安稳过日子,王德恩很是宽慰。 然而,去年4月中旬开始,王德恩的小儿子王崇杰出现眼睛、手脚发肿症状,到医院检查后确诊患上肾病综合征,并已进入尿毒症阶段。 在家人的陪同下,王崇杰前往各大医院治疗,医生表示,唯一的希望就是进行肾脏移植手术。 患上尿毒症后,王崇杰每次透析费就需近千元,每月要花费3000多元。为了治病,家人变卖了所有值钱的物件。“儿子还这么年轻,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会千方百计地为他争取。”今年初,王德恩决定捐肾救子,可是王崇杰及家里人都不同意。“老爹70多岁了,我怎么能忍心为了自己活命,连累操劳一生的父亲。”王崇杰眼含泪水说。 没办法,老人只得瞒着家人偷偷到医院检查,看自己的肾是否与儿子匹配。就在他期盼结果时,噩耗再次传来:检查结果显示,老人的肾出现功能弱化,不适宜移植,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王德恩已是肺癌晚期。 11月1日,王德恩意识到身体的状况后,决定最后为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他把子女召集到身边,说出自己的想法,“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但我还想做点什么回报社会,我的眼睛很好,能不能捐眼角膜?” 一开始,子女很难接受他的想法,“想到他死后还要挨刀,心里很不是滋味。”家人的反对,并没有动摇王德恩的决心。看到他态度坚决,家人被打动了。 王崇杰的病情也在不断加重,每隔两天要到市中心医院北区进行血液透析。“虽然透析很痛苦,但为了父亲,为了儿子,我也要坚持下来。”王崇杰含泪说道。 王崇杰说,除了家人的关爱,还有许多热心人伸出了援手。今年初,王崇杰患尿毒症的消息传到儿子所在的幼儿园。短短一天,幼儿园老师为他筹集到近2万元善款。当幼儿园园长将一摞面值不等的钞票递到面前时,泪水模糊了王崇杰的双眼。“我患病后,社会给了我很多关爱,我希望身后捐出眼角膜来回报社会。”王崇杰说。 市红十字会爱尔眼科角膜采集登记站医生晋红敏为王德恩和王崇杰检查后表示,两人的角膜都很好,很适合捐献,“他们的善举可以帮助不少人重见光明,恢复视力,真的很谢谢他们。”在场所有人为父子俩竖起了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