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消息 (通讯员 王汉 宛洁红 严海军)湖北双迅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志军原本在广东干得风生水起,事业有成的他,在“回乡创业、服务家乡”的召唤下,跨越雷池,毅然投资家乡龙感湖,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搏击、创业! 2012年5月24日,他以广东省佛山市金龙发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与龙感湖管理区签约20万锭精纺及捻线项目,落户龙感湖城南工业园区。 2012年7月,湖北双迅纺织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6000万元。从此,谢志军告别在广东生活的妻子、儿女,只身来到龙感湖,与他的企业共成长、共繁荣、共进步。 目前,公司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并投产,建有现代化的车间3万多平方米,主要产品有精梳、紧密纺40支、50支、80支、120支等高档棉纱,年纺纱8000多吨,创产值2亿多元。20万锭精纺及捻线项目还被列入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在3年时间里,公司抢抓国家战略转型的机遇期,大力更新和引进设备,先后引进购买了意大利、英国、瑞士和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设备100多台套,实现了自动换筒、自动清理异纤、自调匀整、自动摆管、自动落纱、全自动无人看车生产。自动化生产程度全省一流。 智能化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使原来每万锭用工150人降至50人,减少用工量达70%。仅此一项每年节约劳动成本3600多万元。生产连续化、自动化的实现,减少了职工劳动强度,破解了招工难,提高了经济效益,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绿色生产的要求。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谢志军于2013年收购了黄冈银瑞棉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拥有400型设备的大型棉花加工企业,从而形成了从加工棉花、到纺纱、到织布、到销售的产业链,建立起了功能完备、运行顺畅、相互衔接的生产、经营体系。 公司坚持抓好初端、中端和末端三个市场的相互衔接,形成了公司内部的产业链,每顿棉纱的成本比其他纺织企业降低800—1000元/吨,形成了强大的成本优势。他们做好本地棉花的收购和储存工作,与周边县市的棉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进口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优质棉花,满足了旗下大型棉花加工厂的需求。公司建立了3个销售渠道,一是生产的棉纱首先满足广东总部佛山市金龙发纺织有限公司、佛山南海双迅捻线厂的要求;二是产品销售遍布珠江三角洲一带、港澳台等地;三是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及东南亚国家。 公司加强与武汉纺织大学长期合作,不断开发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纺织行业的最新动态。同时,设立了专家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公司的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领导的支持。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市委书记刘雪荣,市长陈安丽等省市领导先后来公司视察,检查指导工作。领导的热情鼓励和期盼,给了公司极大鼓舞和鞭策。 成功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公司的成功,得益于“追求高品质、演绎新篇章”的企业精神;得益于“团队精神、理解支持、相互协作”的企业理念;得益于“以技术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安全为保障、以信誉交朋友”的企业宗旨,更是得益于谢志军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龙感湖管理区授予特别贡献奖,谢志军还当选为龙感湖纺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冈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公司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2013年以来为龙感湖福利院捐款近3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