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野句

习作专栏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

主题

153

帖子

19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9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30 12: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痴呆的症状,快不宜开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7

主题

519

帖子

6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49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1-30 23: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511292310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7

主题

519

帖子

6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49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1-30 23: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能读得有点匆忙。
此篇,文虽小,却把人性刻画得十分精准。
很多时候
当然是在似乎触摸到内心的时刻。那时,总是觉得我们也许、可能、应当是另一种状况。然而,这种突然冒起来的想法,只会在现实里一忽而过。我们没有勇气继续去幻想,更没有能力和胆量去尝试。我们依然面对着白开水一般苍白的人生,只有偶尔一、二次在窃窃里不甘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7

主题

519

帖子

6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49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1-30 23: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511292340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

主题

153

帖子

19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9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1 11: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句 发表于 2015-11-30 23:26
你可能读得有点匆忙。
此篇,文虽小,却把人性刻画得十分精准。
很多时候

好吧,我没读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35

主题

1873

帖子

219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91

IP属地:广西南宁市

发表于 广西南宁市 2015-12-1 23: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费力把沙地搞一个贴,不知道是没发成功,还是没通过审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7

主题

519

帖子

6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49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5-12-6 23: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句 于 2015-12-6 23:29 编辑

                                                                  “井养不穷”添野句

上周,受友人之邀,四人成行从武穴出发,拜访梅川、漕河、刘河等地收藏同好。彼此交流之余方切入正经,或交换或购买。我淘得两样东西,一件初定红木根雕,一个紫砂壶。返程时,它三人羡慕不已,一致认为我是当天的大赢家,对我的眼力褒扬了一程,余下一程的路途上,便是扯皮拉经。其中一位老师,硬要把已是属于我的红木雕件搂在怀里不放,强要我转让与他,说翻一倍出价。

这一行,论年龄虽我最小,论知识或我最浅,论收藏经验也肯定是我最为不足的了。可是他们的荒诞,却让我感到好笑又好玩,刚淘到手的宝贝儿,怎么可能舍得转让?我有个特点,只怕未被相中,一经相中,便要不离不弃,我非得研究个透彻,这中间有几多乐趣,岂是他人可知?

言谈间,他们大致也抖出了各自心里的小九九,认为我淘的红木雕件,一定是海南黄花梨无疑。如果属真,那可了不得。这东西光原料也得一万块钱一斤。我摇了摇头,笑了笑,把我的态度摆了出来。我说,淘宝嘛,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抱一点存疑的窃喜足够,多一成则多,少一成则难成交。试想,卖家都是老到成精的家伙,怎么可能在他们的手中淘到便宜?

不过,我还是有点相信“失而复得”这句至理名言,尽管我不迷信、也特讨厌骗人哄鬼的佛教、和尚、秃瓢。其实淘来的时候,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点点底,就算再走眼,这两样东西也一定物有所值。说“失而复得”是因当天的开始,出了个小插曲。四人中,是我第一个出手。在第一家,看到一个酸枣青色手串,几人一下子难说出个名堂。我以为是橄槛核雕的,再看,刀工还不错,反正二十块钱的小玩意儿,当即买下。淘宝的乐趣,或许就在于迷迷忽忽之间。斯时,我心中偷着乐,他们认不出来正好,希望是一串老密蜡。我那二十块钱是冲着这个幻泡而出的。后来用火机一烧,发现竟然是塑料。我随手把它扔进了水塘。

也许正是这随手一扔的“失”。才收获他们三个一致赞许的“得”。

回家后一量,这件红木根雕有一斤四两。不管从阳光底下还是打强光看,它都有一缕晶莹的琥珀般迷人的透光效果。细密的纹理、难以理喻的生长纹路,以及结疤处鬼头怪脑,挤眉弄眼的样子,怎么看都是海黄。此刻窃喜又平添了几分。当然了,这窃喜一刻也没离开“就算再不济,也是花梨木呀”这一心理保底而独自生成。今天送人一看,说是大红酸枝。大红酸枝是仅次于黄花梨、小叶紫檀,排第三的红木品种,可在当前,原料价格却也不高。加上雕工显现的神韵,顶多也就比淘来时的价格高一、二倍而已。算是有点小小失望。不过,木质还未确定,今晚打磨,细嗅香味,却比手头大红酸枝的味道多一份淡雅辛香。

另一个紫砂壶,反正一百元买来的,从到至尾也不曾被人看好。不过我倒是看上它稳重、简约。壶身的兰花,只几笔,却勾画得清雅脱俗。再看落款:壶身、壶盖、壶把一共有六个款印,标明这个壶出自顾景舟。

“顾景舟”?

这三个字差点把我震晕过去。顾景舟是现代宜兴紫砂壶第一大师,他的手作,其价值没有一件低于一百万元。这两年在拍卖行拍出的顾景舟紫砂壶,仅可查的,其中一件一千多万元,另一件二千多万元。

其实我对紫砂壶并未入门。只因喜欢饮茶,才钟意上紫砂壶的。在家中,平时喝茶,就是用的一个在旧仓库捡回来的文革期间宜兴生产的产品。文革期间,不兴个人成就,那时产品,没有突出个人之一说。所以那一段时期紫砂壶的款章简单,只标“宜兴紫砂”四字。不过用它泡茶,倒是胜过其它饮具无数。

我把刚淘来的这把红泥紫砂放在文革紫砂一块,对比一看,啊!才发现,我这泡了三年的文革紫砂太不怎么的了,三年以来,这我是第一次发现,它原来长得竟是这么的丑陋难看。

一股抑不住的暗喜,便得我彻夜难眠,我把这把红泥紫砂带床上睡了一夜。夜里,怕把它不小心压碎,当然是“彻夜难眠”了。再接着,我搜罗所能得到的资料,对比辩证。可我,怎么都不敢相信它是真的。

我对比了网上可查的顾景舟大师的印章,没有找出差别。壶身芝兰图案的另一边,刻有“井养不穷,是以永年古之功,戊子年”这几个字。因为顾景舟大师生于(1915-1996),所以这个戊子年便是1948年的了。

“井养不穷”这四个字,不能光信现代汉语词典。根据我的理解,我认为词典的注释绝对是错误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释义的《把水井治理保护好,则水源不尽。比喻不断得到别人的恩惠》。可我认为:井对于人,人对于井,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井水若是不好,人是不会去吸取的;人若不吸取,井水也是会坏掉了。那么,这个“养”,既讲明一方水土对人的思泽,同时也说了人对水井的养护之功(即:要经常的吸水)。其实这四个字,如若细细品酌,便发现,它有着上高的哲学境界,体现在各种事物、各种关系之中。比如劳资关系,工人用心为老板工作,老板不克刻不待慢,付足薪金,这便是一对双向的感恩关系;比如劳动者对于劳动对象,只有劳动者热爱他的行业,才能做出好的产品,并从中得到回报。这也是一个双方的哺和馈的关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管是家教,还是社教,细端之,也必然包含着这层哺与馈。接物待人自不必说。男人和女人,就更形象了,也是互相滋养的。再来看,“井养不穷”这个成语,亦正出自阴阳学说中的“周易”这一民族文化之根系。这四个字的精妙还在于:“吸”对于井来说,不但不是少了,反而对它,是维养。拿来拟比学知识、练功底,何又不是同一个道理呢?

至于为什么把“井养不穷”雕刻在茶壶上,通过学习,又追究到另一个人身上。这就是清朝一位十分浪漫的人物,名叫陈曼生。陈曼生曾任江苏漂阳县令。此人格调高雅,情趣不俗。他喜欢喝茶,而且对喝茶特别讲究。曼生喝茶的用具从不随意,他在不同场合,和不同人喝茶,喝什么茶,不同季节,他都会选用不一样的茶具。在众多茶具中,他又独钟紫砂。当时,在宜兴紫砂匠人中,有一个叫杨彭年的,紫砂壶做得最好。只因这,陈曼生和杨彭年成了莫逆。然而杨彭年毕竟只是一代循规蹈矩的泥匠,而陈曼生不只满足于宜兴紫砂,他对外貌寓意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追求。后来,陈曼生把他印象中觉得最美、最值得留恋和回味的,幻化想象成一个个可以用线条表示的形状,他把这些线条打稿成茶壶。这便是曼生十八式的由来。是即,曼生把值得品味的或人、或事、或物,画在纸上,然后叫杨彭年照做。坯子做出来,曼生亲手作画题字。其中:“井养不穷,是以吸古之功”,是曼生壶之中的一款,名“井栏壶”。

“井栏壶”的创意也够有趣。是一日,杨彭年找陈曼生讨要款式。曼生因公务忙,没有新意。两人坐在后院饮酒。后院一角有一口井。彼时,曼生的夫人正在井边吸水,她弯着身子,在井栏旁的样子十分娇楚动人。这一幕,被陈曼生看在眼里,他心中旋即浮起心爱女人阿娜多娇的身姿、以及两个人之间的恩爱,再以及:女人、井因养而得水之永不沽竭的客观事理。这一幕,当即构成浪漫主义者陈曼生一时灵感的闪现,他把弯腰美人的身子塑成紫砂的把柄,把石井突出地面的围栏部分当成壶身,这就成了“井栏壶”的来历。

顾景舟自小随父母制壶,练得一手好技艺,在宜兴很有名气。在当时,有仿制前代名家的习气,或许是投暮者所好,或纯为买上好价钱。那时顾景舟仿制的紫砂,几乎可以乱真,他的制作,不只外形,更添神韵,除本人外,似乎无人怀疑。当然,若一生仿制,也成不了一代大师。顾景舟似乎天赋灵秀,他避开先人的繁皱余赘,独辟溪径,在仿制中,更追求意象及创新,潜移默化中把自己的情操、感悟、发现揉合在红泥紫砂里。因之,他的每一件作品,在宜兴紫砂壶中皆独具一格,无论从选泥、揉泥、构形、烧制的各个过程中,无不掺进人性情愫。

说到这里,再来分析我手中这把大师款红泥紫砂,似乎已能说明雕刻的为什么不是陈曼生的提句“井养不穷是以吸古之功”。“井养不穷”包含的是中华知慧,“是以吸古之功”是陈曼生对既往的参透和追认。那么“井养不穷是以永年古之功”这句,顾大师又是怎么想的呢?“吸古”似乎只确认既往——不管是文化,还是石井。“是以永年”,却既包括对历史的吸取,还应包含对未来的展望。如同井养不穷,在吸收中求开创,使得“井”和“受用人”永得滋养。

分析到此,似乎开朗。

价值这玩意儿,不可太过看重,淘来的宝贝,只要自个喜欢就成,又不是做生意。想开之后,再不去细分市值了。我把这把红泥紫砂先是用加盐开水蒸煮消毒,继用牙膏磨擦清垢,最后用清水一再冲流。完了,抓上一些西湖龙井。

开水泡上后,掀盖细端,发现这个红泥紫砂泡出的茶水,青澈中夹着绿意,袅袅清香入鼻。我端来三把花梨木椅,在阳台摆上茶几。斯时月色朦胧。这一刻,莫不便人进入痴境,幻想和陈曼生、顾景舟对月共饮。

这一刻面前摆着的,似乎证明了顾景舟亲制红泥紫砂归我所属似乎理所当然,以野句之情致,自视堪当与先贤大师陈曼生、顾景舟聚首!


                                                                                                      野句2015  12  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35

主题

1873

帖子

219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91

IP属地:广西南宁市

发表于 广西南宁市 2015-12-7 00: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尿壶的成语——  

·尿壶掉井里 - 吞吞吐吐
·尿壶没底 - 下流
·尿*子打酒 - 满不在乎(壶)
·尿盆里炒鸡蛋 - 不对味;不是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35

主题

1873

帖子

219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91

IP属地:广西南宁市

发表于 广西南宁市 2015-12-7 0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曼生笃信佛教,酷爱紫砂壶,于斋中设一巨大藏室,平日赏壶,玩壶乃至日后设计壶式均在此,室中悬一巨幅南无阿弥陀佛之墨宝,一日好友邵二泉赏壶之余一时兴起,曰:曼兄爱佛也爱壶,何不以“阿曼陀室”为此室之名,取曼公与佛语阿弥陀佛结合之意,曼生及众人皆言大妙,“阿曼陀室”便由此而诞生,从此陈曼生就成为了阿曼陀室的主人。而“阿曼陀室”也就成了陈曼生留与后人的标志性的文化标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35

主题

1873

帖子

219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91

IP属地:广西南宁市

发表于 广西南宁市 2015-12-7 01: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喝茶就喝茶,捡破烂就捡破烂,还跟陈曼生、顾景舟扯到一块儿,趣味太低,我估摸着人家老陈和老顾从来不跟俗人聚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