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162|回复: 7

沙市便河就是方便之河,与卞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51

主题

377

帖子

63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39

IP属地:广东省

发表于 广东省 2015-11-26 13: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钟华若雪 于 2015-11-27 08:53 编辑

        便河,就是方便之河,(我家世居沙市便河旁边的城隍庙巷子)我们的父辈在河里
洗衣服,淘米,也涮马桶。便河与卞和一点关系都没有。
        很多地方都有便河的,沙市有,荆州城有,宿迁城有,淮安城有,南漳县有,南京
城(栖霞区)也有,都叫便河。有名的古开封《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别称也是“便河”。
便河,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城镇的基本建设,真的是跟卞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卞和在世的时候,沙市传说“卞和井”的沙洲都还未出现。更别谈“卞和井”了。《长江
水利志》的记载,唐代以前,长江在荆州城上游枝江(今枝江)处分为两股,分别称作南江和北江。
那时候,沙市才出现沙洲。地方文献证明,春秋战国时的江渚或称渚宫,是在今天荆州城南。
       再说,卞和向楚厉王(公元前?—公元前741年)献玉璧的时候,楚国的都城远在河南
淅川一带,还没有搬到郢都来呢!!!楚文王时,虽然有迁郢一事,后那也是中后期。是
卞和已经献璧之后,哪有沙市什么事呢?
       本人曾从事地方史志工作8年有余,到北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杭州(天一
阁)图书馆、湖北图书馆等处,遍查过《江陵县志》(沙市历史上属江陵)、《荆州府志》、《湖北通
志》、《大清一统志》和《沙市志略》等大批典籍文献,从未见过卞和与沙市便河有丁点关系的材料。
       沙市便河是“卞和”的说法是近年来,无聊文人以“便河”与“卞和”发音相同而穿凿附会的。
至多只能算是一种传说,即使要说与卞和有关,便河也应该叫“卞和河”,听起来多别扭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17

主题

1388

帖子

2284

积分

中尉

江汉新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28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26 17:1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决不牵强附会。一,沙市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那时叫江津,唐朝时叫沙头镇,渚宫是指现在的荆州城。二,郢都的正式建立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17

主题

1388

帖子

2284

积分

中尉

江汉新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28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26 17:4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家父辈在河里洗衣,淘米,涮马桶,不能因此武断就是“便河”。 一,沙市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史上称“江津”。从时间上讲比卞和献宝还要早。 二,楚厉王时期,楚都在丹阳(有争议),并不等楚文王时期楚都也在丹阳,卞和献壁在厉王后期,经武王,后文王识宝。文王元年郢都即在纪南城(史记有载)。就在文王即位后,和氏壁真相成定。怎么就卞和就不可能在此居住过呢。况且,文王发现确属稀世之宝,卞氏家族已是名满天下,怎么也是风光之事,留他居住于也是可能的。 三,《荆州史话》对此事确有叙述,不是文人无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17

主题

1388

帖子

2284

积分

中尉

江汉新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28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26 17:4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家父辈在河里洗衣,淘米,涮马桶,不能因此武断就是“便河”。 一,沙市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史上称“江津”。从时间上讲比卞和献宝还要早。 二,楚厉王时期,楚都在丹阳(有争议),并不等楚文王时期楚都也在丹阳,卞和献壁在厉王后期,经武王,后文王识宝。文王元年郢都即在纪南城(史记有载)。就在文王即位后,和氏壁真相成定。怎么就卞和就不可能在此居住过呢。况且,文王发现确属稀世之宝,卞氏家族已是名满天下,怎么也是风光之事,留他居住于也是可能的。 三,《荆州史话》对此事确有叙述,不是文人无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17

主题

1388

帖子

2284

积分

中尉

江汉新叟

Rank: 6Rank: 6

积分
228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26 17:5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广云烟 于 2015-11-26 04:02 编辑

四,南江、北江的形成,是指枝江百里洲的成因,与沙市地域变化有联系,但与沙市历史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4

主题

6839

帖子

7620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620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1-26 21:5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历史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7

237

主题

4738

帖子

7904

积分

版主

☆大荆州万年无疆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7904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1-26 23:5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名画《清明上河图》有30多个版本,分布于世界各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51

主题

377

帖子

63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39

IP属地:广东省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15-11-30 08: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就在《荆州史话》编辑单位工作多年,不过单位开始编辑这本书的时间是1979年, 本人未来。那时候文革余毒未清,科学精神较差,一要都是围绕地委宣传部的需要转。卞和在沙市(那时沙市还只是荆州地委管的一个县级市)的内容只能算是传说中的传说。1980年,沙市改为省辖市,荆州就开始不认帐了,其后多次编印的文史资料表明,卞和与便河没关系(也确实没关系)。
      后来,本人还与该书“卞和与便河”作者(始作祟者)交谈过,指出他的论断错误,缺乏科学考证。这样的说法作为地方传说是可以的,编入《史话》就显得轻率了。他当时也表示承认。所以,传说有“卞和井”可以,但是要说便河就是“卞和”确实不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