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四川
- 精华
- 2
中士
 
- 积分
- 465

IP属地:四川省绵阳市
|
作者:徐全利
钟馗的悲喜剧
这里录下一则钟馗的悲喜剧,既颇有趣,又能警世——
相传,钟馗才华出众,但相貌丑陋。唐德宗当政时,他进京应试,考中头名状元,“喜剧”拉开了序幕。
岂料,“天有不测之风云”,德宗皇帝听信了宰相卢杞的谗言,以貌取人,将钟馗“除名”了。不久,钟馗被屈致死,以“悲剧”落幕。
可喜!钟馗到阴曹地府后,受到了阎君的重用,被封为“驱魔大神”,专治“难治之鬼”,成了打鬼英雄。
钟馗这一悲喜剧的流传,虽是一种托讽,但其不尽之意,也见于言外。按此传说,这是唐朝的事。而在此之前,必有钟馗式的悲剧在,才有产生这种传说的“蓝本”。一查,果见南北朝时期,有位名叫颜驷的人好武有功,但总是屈沉下僚。人问其故,答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今陛下好少,而臣老矣。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这不是钟馗式的悲剧吗?
不独本国如此,外域也有这种悲喜剧。挪威数学家阿倍耳,证明了一般的五次方程不能像较低次方程那样用根号求解。他把论文寄给著名数学家高斯,但高斯根本就没有看。他从德国留学回国,连到大学任教的希望也落了空,以致26岁时在贫困中去世。他死后,才有柏林大学聘他为教授。但可惜,人们只好以悲喜交集的心情来纪念他了。
回头想想炎黄子孙,马寅初提出人口问题, 曾大受诛伐,在受到生活的严峻惩罚后,人们才认识其重大意义。中年数学家陆家羲,论文在国内无法发表,被“洋伯乐”发现后,才在国内引起轰动效应,但他离世了……唉,往事往矣,再说近事吧。譬如在美术界提起黄秋园,人们都知他是“国画大师”。然而,这只是他死后的“谥号”,在地府中的“喜剧”!他在世时,作品一直得不到发表、出版的机会。直到去世7年后,其作品才被“洋伯乐”发现,纷纷出重金求购。艺术大师刘海粟老人,为此感慨不已:“这是美术界的一大憾事!”感叹晚了啊!这类“大憾事”,在今天的科学界、艺术界、教育界、新闻界……各类人才中,还有没有?
“千里马”被“洋伯乐”发现,才被承认,悲哉!
“千里马”在“阳间”不被发现、起用,待到了“阴间” ——假如像钟馗遇到阎君那样——才被发现、起用,那就更可悲了——但愿我这是“鬼话”!
读文感评:
现实版钟馗周兴和先生比较幸运,他发明的秸秆建材技术也是得洋伯乐发现才得以存在、发展;庆幸天不灭我中华,网友雨后长空遇见了他!一两巨人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诉尽苦水的周兴和先生心头无比敞亮!终于使得“留洋”多年的秸秆建材技术得以为建设美丽中华奉献力量!可是,中国Q民仍然睡眼惺松!
什么时候中国人的发明不要镀了“洋金”才能闪亮呢?什么时候中国Q民的视神经不为“洋金”激动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