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尉
 
- 积分
-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帖最后由 鸟影度寒塘 于 2015-12-12 17:16 编辑
“冬天”结的硕果——评屠呦呦获诺奖
作日(公元2015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了她所获得的生物学和医学诺贝尔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可以说是自有该奖项以来)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如果将该项成果比喻为一颗科学硕果的话,那么这颗硕果不是在春天,也不是在夏天或者是秋天结下的,而是在严寒的“冬天"里结下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众所周知,那次被众多“特色精英”所傲视的中央全会后不久,当局召开过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会上当局就高调地宣布“中国科学技术的春天到了”。会后当局最有权威的媒体所发表的社论的题目就是“科学的春天”。
而春天之前是什么季节呢?不用说,当然是冬天了。因而从那时起,一直到今日,“特色精英”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一直将此前的中国科学,包括科学家都说成是处在严寒冬天之中的,并持续地和不遗余力地进行咒骂。
然而,按说既然是“科学的春天”,那么就应该是科学硕果累累的。可是,令“精英”们很有些尴尬的是,春天已经“来了”37年了,已经远远超过了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前27年,却没有出现一项值得夸耀的科技成果,更不要说诺贝尔奖了。而恰恰是在他们百般诅咒的“冬天”里,亦即被他们口诛笔伐了几十年的毛泽东时代,却出了这样堪称伟大的科学成果。
对于“精英”们来说,这样的局面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所以他们才对这次屠呦呦得诺奖取了五味杂呈的态度——大肆宣传吧,又不甘心;不宣传吧,又是被他们所最崇拜的西方机构所颁的奖项。真是两难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