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0
中士
 
- 积分
- 34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冤家路窄
厂前街上有家名为“李拐子牛肉面”的歺饮店,最近生意出奇地好,用网络词汇形容,每天营业都“爆棚”。
“厂前”是个地名,顾名思意,其由来是因为附近的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原先这里叫谭家墩,是远离城市的荒郊僻壤,交通闭塞,人烟稀少。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这家钢铁厂作为“一五”计划的重点工程定址于此,这里立马变成了沸腾的热土。企业的超大规模给这里带来了特别的经济气候,别的不说,仅陡增十几万人的生活,就需要一个贸易的集散地来打理。农村的原生态没有现成的场地,于是钢铁厂的门前就充当了市场的角色。最初集市的规模很小,来赶集的都是当地自产自销的农民,久而久之,四面八方的商贾汇集,这里便发展成了繁荣的商业区。以至后来,“厂前”不再是代表企业的具体方位,而是升级换代成为区划的行政单位,是名噪一方地域的地名了。
按理讲,“李拐子牛肉面”馆处在这样的地理要冲,既有穏定充足的消费群体托底,又有商业贸易的人气助威,生意红火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不然,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沧海桑田的变化总是出人意外。曾几何时,钢厂的职工队伍就有十几万人,上班时的脚步声,可响彻云霄;下班时的人潮涌,能波击万米;现在这样的风光已经不再。一是市场需求减少,二是生产能力提高。企业为了生存,釆取了限产减员的措施。企业减肥瘦身,市场则冷冷清清。人气指标下降,这对从事大路经营的商家,不能不算是严峻的挑战。“李拐子牛肉面”馆经过长时间的忍耐煎熬,总算顶住了压力,熬出了头。
生意火起来的面馆,着着实实地风光了一把。比如,通往厂前街的是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宽阔公路,加上临街的店面与大马路还有两丈多的距离,这样的营业场地,在商铺林立、见缝插针的商业区,称得上广场了。可是近来到这里歺饮的轿车,竟把“广场”填得满满珰珰,弄得前路上的交通经常断流。于是,交通队每天都要派岀大量的警力,维护秩序,疏导交通。有穿制服的人员执勤站岗,凡是走过路过的人,无不对小店刮目相看。就连被堵的司机,那怕胸中怒火燃烧,嘴上叫骂不绝,心里也难免犯嘀咕:这大的排场,店主一定大有来头!
经营这家店铺的,是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不高,体形瘦弱;白净的尖脸,黝黑的长发;其身板相貌给人的观感很羸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如果不加绍介引见,把他放到广庭大众的人堆里,那张苍白无力的脸,加上毫不任事的木讷表情,说他是经商开店的老板,打死了也难以让人相信。店名上的“李拐子”是他的别号。
以此号冠名,着实有点欠斟酌。不明就里的人见了“拐子”二字,也许以为,其人不是手瘫,就是脚跛,有丢丑卖乖的嫌疑。甚至还有人以为,店主会耍心眼,面馆的生意火爆与之相关。因为神话传说里有位仙人,叫铁拐李,有本事,能耐大。“李拐子”与之名称相近,肯定是沾了这位神人的仙气。其实,“拐子”是当地对哥哥的称呼,与这些猜测没有丝毫关系。
李拐子貌不惊人,言辞又短,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阿弥陀佛的老实人,其身后既无靠山,也无背景,真真切切是个普通的小人物。之前,他是以外省入赘本地女婿的身份落户,后来借了妻子娘家的关系,在钢铁厂谋了份差事。因为身子骨单薄,在保卫部门当警卫,就是看大门。这份差事远离生产一线,又不创造生产价值,所以薪水报酬很低。
本来,李拐子在老家当农民,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辛苦劳作也挣不了几个工分。现在突然成了工薪族,而且不用劳神费力就有一份可靠保障的生活,心里自然是特别地爽,也就没有把低工资当一回事。可是时间长了,这点微薄的薪水放到妻子面前,妻子的冷嘲热讽,令他尴尬、难堪。尤其妻子不顺心的时候,总拿他的工资说事。比如,某某家的男人有本事,女人用的一支囗红抵他工资的几倍,某某家的丈夫有能耐,妻子出门从不走路,的士前、的士后地伺候。只有她瞎了眼,找了一个窝囊汉,日子过得跟要饭的叫花子一样……。这些话,让李拐子的自尊很受伤。
低工资成了李拐子的软胁,使他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即便如此,他也丝毫不责怪岗位拖了自己的后退。相反,他觉得自己与这个岗位很投缘。李拐子有阅读的嗜好,喜欢武侠小说,尤其痴迷悬疑诡谲的探案侦破故事。门卫的工资虽低,可工作清闲,有时间读小说看故事。书中快意恩仇的行侠仗义和惊险刺激的抽丝剥茧,常使他怦然心动,有满足和充实的快感,能让他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因此,无任妻子怎么对他白眼,他都没有跳槽的打算。
李拐子有一个老乡,叫张幺儿,年纪比他小一岁,是钢铁厂的炉前工,也是通过婚姻移民落的户。俩人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又是老乡,因此关系密切。
张幺儿见老乡总受老婆的窝囊气,就劝李拐子少看些没用的书,把心思放在多挣钱上。李拐子听了,一脸的无奈。表示自己一、岀不了体力做重活,二、没有技术本领干高工资的岗位,三、来钱有油水的部门靠关系,更沾不了边。张幺儿呵呵一笑,说,现在改革开放,新闻广播天天在喊“解放思想”。这话讲到了平头百姓的心坎上。用心一琢磨,我们天天哭穷,勒紧裤腰过日子,实际上我们正坐在金山银山上,为什么不晓得拿这些财宝变现过快活日子?就是被传统的思想认识蒙住了眼睛。俗话讲: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只要你我联手,没有不发财的事!
哇噻!这也叫解放思想?分明是拉人入伙盗窃,李拐子被这番“道理”吓得心惊肉跳,便一囗回绝了,张幺儿见其态度坚决,也就没再多说。按常理,事情就此打住,张幺儿说的就成了闲话调侃的随囗哈哈,象雨滴落到水里不显痕迹。既然是朋友间的闲话,李拐子也没有太当回事。岂料正是麻痹大意,李拐子最后还是被牵下了水。
原来,几个月之后,有一天,李拐子夜班。张幺儿跑来告诉他,其妻让他回家一趟,说其老家来人,要他打个照面,作一下安排。妻子的调遣,令他很是犯难。张幺儿催他快去,说顶替一下,不会有纰漏。此刻,李拐子应该警觉,无奈时间相隔己久,张幺儿说的“闲话”,他完全没放心上,于是,李拐子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次日,厂里传出消息,十几吨优质钢材被盗。李拐子听了,两腿直打哆嗦,知道自己脱不了干系。一番侦查,案子正是张幺儿一伙所为。结果张幺儿进了监狱,李拐子因脱岗丢了饭碗。
从此,李拐子就在厂前街上卖起了牛肉面。做这桩生意,李拐子起早贪黑,每天几乎是数着顾客经营,所以只能免强混个生活,比干门卫强不了多少,却失去了以往的清闲自在。前后一比较,总觉得得不偿失,因此,开店后的漫长日子,他都是在的挫败感中煎熬,心里恨死了张幺儿。
其实,如果深究,也只能怪他自己嘴贱。那日与张幺儿谈心后,他与妻闲聊,无意中把张幺儿的“解放思想”当笑话段子说了,接着还标榜自己有觉悟,识好歹,是个靠得住的人。岂知妻子听了,又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妻子讲,如今这个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隔壁的贱货每天从厂里弄一两百斤铁,换个酒钱、菜钱,后屋的三幺,单位里有的东西只要能够家用,他家里基本都有。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没见他们缺胳膊少腿。只有她的男人是废物,已经没救了!列其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常言说“有贼心 无贼胆”是鄙视不敢担当的人,男人连“贼心”都没有了。她说,自己这一辈子完了,注定要受穷。说着就哇哇哇地哭起来。后来,李拐子背地里得知,妻子私下找过张幺儿,只是案发后,张幺儿没乱咬,妻子才平安无事。
一转眼,张幺儿岀了监狱,摇身一变,成了暴发户。每天人模狗样地在厂前街上招摇过市,李拐子看着他那副得瑟劲,气得眼珠都要瞪出来。妻子跟他讲,干脆把面馆关了,跟着张幺儿干。李拐子这次倒象个男人,说什么也不肯。他告诉妻子,张幺儿干的尽是冒险或不法的勾当,迟早还会栽的。结果,不到一年,张幺儿再次被抓。放出来后,又沾上毒品,半年多的光景,弄得家徒四壁。
一天 ,张幺儿一幅流浪汉的邋遢相,从面馆门前经过。李拐子让妻子看,其意再明了不过,就是证明自己当初的话没错。妻子狠狠地白了他一眼,骂道,不要以为蒙对了件把事,就以为智商高,比别人强几分。张幺儿即便这幅栽相,也强他几倍,好歹人家萧洒走了一回。连水都不敢趟一下的人,竟敢出头充英雄,也不撤泡尿照照自己!李拐子听了,心里忿忿然,他没料到自己在妻子的心里竟比大烟鬼颓废佬还卑贱,简直不值一钱。他发誓要做出大事,挣回男人的脸面,好好地让妻子看一看!不久,李拐子的面馆就名声在外了,影响震动了周边的城区。
这天清早,李拐子正准备开门营业,突然来了一群装制服的人。封的封门,抓的抓人。一会儿面馆门前围满了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李拐子被推进一辆警车呼啸而去。
到了派出所,李拐子质问执法人,凭什么抓人?答日,李拐子店里的牛肉面里添加违禁物,涉嫌毒品犯罪。李拐子抗辩,说办案要讲证据,切莫听信谣言,自己生意好遭人嫉妒、陷害,望禀公断案。执法者拿岀证据,李拐子一看,惊得目瞪囗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已这次又栽倒在张幺儿名下。
原来,张幺儿是强制戒毒人员,是社区的重点监控对象,定期要尿检。这天尿检呈阳性,工作人员怀疑其复吸,几经盘查,得知张幺儿检查前吃了李拐子的牛肉面,李拐子牛肉面的问题浮出了水面。
李拐子一脸的懊恼,跟办案人嘟囔,自己时运不佳,手脚做得如此隐避,竟被冤家对头坏了事,太晦气了!办案人员正色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违!坏事的是自己灵魂深处非份的欲望。并让他切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空洞走过场的套话,是字字句句都落到实处的诤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