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1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刘家云)
拍马屁绝对是一门“学问”,不仅需要脸皮厚,敢拍;而且还需要脑子活,会拍。会拍有三层意思:一是拍得正当时,该拍的时候拍;二是拍得对路,该拍的人拍;三是拍得雅、有艺术,不张冠李戴,且让人觉得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否则,如果在不该拍的时候拍,或不看对象一味地乱拍,“马”不仅不感恩,反而还有可能扬起后腿,将你来一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丁谓是北宋真宗时期的一名大臣,此人靠献媚邀宠,爬到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位置,但仍然位列宰相寇准之下。一次,对寇准毕恭毕敬的他在内阁参加宴会时,见寇准胡须上沾了一些饭粒汤水,忙上前为其拂拭,并盛赞其胡须如何如何好。寇准又好气又好笑,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当场羞得丁谓面红耳赤。这也是“溜须”一词的由来。
丁谓之所以拍马不成反取其辱,就在于他不看对象乱拍。他以为世人都像宋真宗一样,喜欢别人溜须拍马,没想到偏有对此不领情者,丁谓自然就弄巧成拙了。
明嘉靖帝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虽靠父亲的威望步入仕途,且权倾一时,可他对溜须拍马者亦不待见。一次,他和幕僚门客一起聊天,突然放了一个屁。这时,惯于阿谀奉迎的门客献媚道:“哪来一股气味,芳香扑鼻,好嗅极了。”此语一出,满座愕然。严世蕃听后,装出一副很悲观的样子说:“我听说放屁不臭,说明身体内部患了严重疾病,看来,我的健康值得担忧了。”那门客惊出一声冷汗,忙改口说:“是有点臭,是有点臭。”严世蕃和众人不禁哄然大笑。
放屁乃正常的生理现象,即使有点臭,不一会也就“屁事”没有了。可门客偏要指鹿为马,把臭说成香,拍起人“屁”来,反倒让放屁者本人一时陷于尴尬境地。这种不切时机的拍马术,实在太俗、也太低劣了。
现实生活中,也常发生一些将马屁拍到马腿上之事,细品之,同样让人捧腹。
某公跟两名领导敬酒,到底先敬谁呢?他突然来了一句“手心手背都是肉”,让两名领导哭笑不得。要知道,这句话是长辈对晚辈讲的,他却错误地用在领导头上,好在领导宽宏大量,没有让他“穿小鞋”,只是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而已。另一名不合时宜的拍马屁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某局召开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要求大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名班子成员想借机拍拍“一把手”,说:“局长什么都好,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经常加班加点不回家,害得嫂子也有意见。”局长的脸顿时红一阵白一阵,并说:“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几天后,此人就因此被调离。因为该局长家外有家、老婆经常因此跟他争吵之事在该局早有传闻,那名班子成员居然在民主生活会那么正式的场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他有家不归,让他出丑。这样的人怎么还能留在自己身边呢?
看来,拍马屁不仅是一门“厚黑学”、“投机学”,还是一门“心理学”、“语言学”。虽然拍马屁需要“真功夫”,但借鉴古人和今人因此闹笑话的教训,在当前“三严三实”的良好政治风气下,马屁之风可以休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