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影视界 于 2015-12-27 03:37 编辑
2015年12月26日,受襄阳市某单位工作之托,驱车来到离市区约80几公里的南漳肖堰镇大坪完全小学,走访拍摄几名家庭困难的学生. 在国家希望工程的支持下,现在乡村的小学都建设的很好,设施看着也齐全。但校长在路上告诉我说,现在学校吃水有些困难,现在在别处买水吃。而且学生们的被子,新向上面申请了些还没批下来.(被子的具体情况由于开车进山没详细问清。小学现在是在外面买水吃,地下抽不到水了,而且山上有些地方也缺水).
开车在陡峭的山路上走了几十分钟,路很窄,坡很陡,只够一个车通过,不知是我们运气好,还是村里车少,路上没遇到一辆车。
赵娜拉,女,9岁,现在大坪小学读三年级,家住肖堰镇苗家沟村一组,家有3口人(聋哑伯伯、爸爸及本人)。 赵娜拉出生那年母亲就离家出走了,而孩子和聋哑伯伯都需要照顾,因此爸爸常年不能出门打工,只能在家种田维持生计,经常不能保障孩子的生活费,目前已是负债累累。且家里的老房子也即将倒塌,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家庭极度困难。(学校提供文字资料)
第二家的路很不好走,完全是在石头上砸出的一条小道,围着山走了一大圈才来到了这个独家的小院。
闫全会,女,9岁,现在大坪小学读三年级,家住肖堰镇龙坑村四组,家有6口人(祖母、二伯、爸、妈、妹妹及本人)。 闫全会祖母双目失明,二伯骨质粉化瘫痪在床,丧失劳动力。母亲体弱且智残,父亲身体状况不佳,加上近期出过车祸,身体一直未复原。另外,其居住地较为偏远,交通不十分便利,家里的土坯房也即将倒塌。全家靠父亲一人种田维持生计,朝不保夕,有时候甚至孩子的生活费都得不到保障,已经陷入极度的贫困之中。(学校提供文字资料)
这家因为有母亲在身边,院子屋里外打扫的还是很干净,小姑娘性格也比第一家要稍开郎些。但他家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连自行走都走不了。我问村书记这平时粮食他们怎么运出去,他说都是人抗着背出去。我说这空手走路都很难,他们为什么不和其它人家一样,搬出这个地方?他说:地皮贵,山下宅基地都要四五万一块,要是搬下去了,他也没地种了。我说:“这靠这点山地一年种粮食也挣不了多少钱啊,她父亲也怪年轻,怎么不出去打工”。他说:”他前些年出了车祸,干不了重活”....
由于早晨雾大,早晨7:30从樊城出门到肖堰大坪完全小学学校都10点半了,学生们住的都比较远,山路也不好走,今天只安排了两家学生,其实还有很多这样家庭困难的学生,等我们下山出来都16点多了。这第三个学生是临时加上的,学校没给我学生的详细资料。只知道他们家以前过得还可以,不过年轻的父亲得了尿毒症,母亲精神有点缺陷,所以现在过的也困难。
回市区的路上我看到在国道和省道两边的城中村建设的都很美,现在村民的生活也是大都富裕了。但在山区里还是有很多这样的土房子、还是有很多这样的困难家庭、还有很多面子光的家庭。他们家里有些是因病返贫,看病花光了手上的积蓄。有些是个人思想观念的原因,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也没想到改变什么。希望她们这一代困难学生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希望国家的“精准扶贫”能够落实到更多困难家庭中......
廖正君 2015年12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