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0
中士
 
- 积分
- 295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我们不会忘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我们也不会忘记,2004年的印尼海啸;我们不会忘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现在正在关注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
一组组惊心的数据,一幅幅痛心的画面,把我们的心拉扯得紧紧的,我们在感叹自然的力量时,我们也在审视自己。在自然面前,我们显得多么渺小,可谓沧海一粟,大自然一声叹息,足以毁灭我们经过多年经营的景观、建筑,甚至是生命。
原来,一直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人类,竟然也是如此不堪一击,但在灾难面前,精神却是永恒的!
唐山大地震,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却给我们留下了些许值得我们思考、铭记的东西——母亲的选择——爱!
影片没有夸张的震撼场面,没有过多的修饰,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示了那场灾难,让我难以忘怀的不是那场凄惨的灾难场面,而是一位母亲在灾难面前、在亲人面前所作出的选择。
元妮,是方登、方达的母亲,地震发生后,她拼命地想去救两个孩子,但参与救援的人告诉她:石板把两个孩子都压住了,只能救一个!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对于一位母亲来说,无疑是最最痛苦的选择,我想,如果有新的选择,她会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孩子的生命。但,老天爷不会给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我求求你们了,都救吧,要都救出来啊,我给你们当牛做马!”“我家那口子已经没了,我不能没有两个孩子。”这是元妮在面临选择时所说的话,这是一位母亲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现实与愿望总是有很大的差距,在救援人员告诉她只能救一个时,她几乎崩溃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呀!
时间在无情地流逝,生命不允许有丝毫地停留。无奈之际,元妮说出那句让方登恨了多年的话:救弟弟!也许有人会说,元妮重男轻女!可能元妮心里确实有这种想法,在1976年,这种思想应属于常见的。但我认为,这不是元妮的真实的想法,她一直都希望两个都得到获救,她在失去“哪个男人能用命来爱我”的丈夫时,她想的是为方家留血脉,儿子也更能代表丈夫,这是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在二比一的情况下,她选择了救儿子。
方登,奇迹般的活了,她是躺在父亲尸体旁被雨水浇醒的,她麻木了。“不是我不记得,而是我忘不掉!”她怀有对母亲的怨恨,不再去寻找唐山的亲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方登已成为母亲,在看了相关的报道后,毅然从加拿大飞到灾区,参加救灾。在那里,又一位母亲的选择震撼了我们。女儿双腿被压,余震不断,在救援人员不能救出女儿时,这位母亲看见了奄奄一息的女儿后,做出了惊人的选择:锯腿!孩子要恨就让她恨吧。
母亲的选择是痛苦的、残忍的,但又是充满爱的,是一种催人泪下的爱,一种让人永不忘怀的爱。方登见证了这一伟大的爱,霎时,她理解了母亲当年的选择,那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面对死亡时,母亲无奈、痛苦的选择,仅仅只是希望要个儿子,只是希望要一个女儿,这是人性最光辉的选择,最大爱的选择!或许这些选择,让人黯然流泪,让人心里隐隐作痛,但它却是母亲最伟大的选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