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旅行,不如一群人的狂欢,我的十一是从黔东南州锦屏县的隆里古城开始的。 
在少数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贵州黔东南地区,有着这么一座几百年历史的明代军事驻屯古城,让我们都非常好奇。 
古老的木质建筑,斑驳的戏台,无不显示着岁月曾经留下的印迹。房屋临街整齐排列,一色三间两居风火墙式,墙顶青蛙兽脊,古色古香。 
戏台上演的是汉戏,是和京剧类似的表演形式,剧目多为《白蛇传》《岳飞传》《铡美案》等。 
民俗表演巡游开始 
其他地区也有的蚌壳精,玩的可是活灵活现。 
龙标书院,由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此教授隆里学子,孕育了一大批人才,在隆里教育史上铸就了不凡的篇章。 诗仙李白的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使得隆里古城这做位于夜郎之西、五溪之溪的古城添加了迷幻的色彩。 


古城里,原住民的数量非常多,商业化程度也低,没有那么多的商家,更多的是生活化的气息。 

重点来了,这里的舞龙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的花脸龙,舞龙灯的人们都需要在脸上涂上五颜六色的油彩,八条龙从四座城门齐入,一直飞奔向城中广场。 
我也来舞了一下,据说隔壁花脸龙队伍里的龙尾最牛叉,是整支队伍的核心。 
千户所对面,沿着牌坊过去,古城里还有一座生态博物馆,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建了隆里古城的一些建筑,也是对隆里古城的一个全面介绍。 
古城里过去人们生活所使用的农具。 


很有意思的是,隆里人非常有文化内涵,宅子的门头也不写张宅李宅,而是以三个字的堂号来进行区分。或彰显出身,或彰显文功武治,或彰显耕读传家,非常有内涵有意境。 


隆里古城的全貌地图 稻田捉鱼,貌似之前在《爸爸去哪儿》上看到过,如果带着孩子一起来玩,那是非常有意思的亲子活动,非常有乐趣。 
稻田的远处就是状元祠所在了,据说香火非常的旺盛,每年高考前都有大量的家长为考生祈福祈愿。 

在诗家天子的门口,向这位大唐著名的诗人深深地一拜。 
从状元祠出来,附近就是真武山,山上有真武庙,因此而得名。真武山上是极好的观景平台,可以纵观古城全局。 
和来自西江苗寨的妹子凤凰在十二兽首处合影。 
一群小伙伴的合影,因为有了你们,开心,开心,还是开心。 
参观了锦屏农业产业园,看了茶园,进了桔园,还看了许多的锦屏适宜种植的农产品。 


还有小伙伴们为农产品代言的各种照。 
锦屏县城也非常的美,一条清江河,一座座大桥横跨两岸,让我忘记身在贵州,以为回到了湖北,以为回到了长江边上的小城。 


锦屏县城全貌航拍 由@胖子逛天下 供图。 

龙舟竞渡,锦屏人划龙舟不在端午,而在他们自己的节日里才划龙舟,但连接着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他们,却将这一民族文化共同的瑰宝传承下来。 
来到风雨廊桥的汇合处,就是文书楼的所在地了,也就是锦屏文书博物馆。 

美丽的讲解员姑娘,穿着节日的盛装。 
文书博物馆,主要记录的是锦屏地区的人民从事木商行业中形成的诚信、契约精神,以及木商文化中所形成的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更有植树造林的举动才形成了今天的青山绿水。 





更大的盛装巡游在后面。 
每一个俏丽的容颜、动人的歌声背后,你又怎知,下一个阿幼朵就有可能来自她们中间。 

盛装是每个少数民族的姑娘们都必须准备的,而且一套完善的盛装也是价格不菲的,盛装就是姑娘们的精神体现,盛装是陪着姑娘们一辈子的忠实伴侣。 




舞龙巡演,尾随其后,现场气氛好不热闹。 
晚上还有歌会,歌手们一首接一首的苗歌侗歌,让观众们如痴如醉,姑娘小伙都在寻觅着各自的意中人,站在会场最外面的我,也是十分着急啊,拿着望眼镜在找我的阿妹。 

锦屏的夜,如此美好,歌一曲舞一道,带着我们心中共同的美好,相互约定,来年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