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28日,在李时珍国际医药港,李时珍地道中药材公司实体店门庭若市,公司负责人肖本大忙得乐不可支:“借力千亿元医药产业目标,我这新近研发的蕲艾枕、蕲艾垫,抢手到快爆款了!”
蕲春是医药名县,通过坚持打造李时珍品牌,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年产量2.4万吨,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物流、文化、旅游、养生“六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2015年,该县提出将蕲春打造成为湖北健康产业发展核心区、中国著名的养生旅游目的地、中国艾都的发展目标。随着首届蕲艾节、第25届药交会的相继成功举办,蕲艾系列开发成为李时珍品牌的引爆点,目前,全县蕲艾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蕲艾加工企业130余家,蕲艾产值连年突破10亿元。
借力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大别山振兴规划等国家战略机遇,该县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围绕建设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栀子基地、全省油用牡丹示范县、大别山地区中药材原料供应GAP示范基地等目标,突出“4+3”市场主导品种,实行农户生态种植与企业建药源基地并举,争取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
该县注重发挥奖补资金、金融信贷、涉农项目等扶持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整合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大别山产业基金、县级中药材种植补贴资金以及其它财政专项资金,做到奖补资金向种子种苗基地倾斜、向生态种植大户倾斜、向定点收购企业倾斜“三倾斜”;金融部门创新助药贷、助农贷等信贷产品,降低信贷门槛,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和药农的积极性。株林镇石板岩村野瓜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继星欣喜地说:“咱村的野瓜蒌产业兴旺,离不开助药贷的及时雨啊!”
目前,在“李时珍医药集团+夏枯草、蕲艾协会+蕲艾”龙头模式的带动下,该县大力发展中药材GAP基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中药材,形成一个品种辐射出一个产业,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开始转化成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