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府网消息】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襄阳加快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奋进之年。襄阳主动适应新常态、综合施策稳增长、创新驱动转方式、改革攻坚破难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发展态势,可以较好地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有不少令人鼓舞的新亮点。 经济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9%,增速居全省第二位;预计全年可突破3400亿元,同比增长9%。 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省1.2、3.8、0.4、20.6、1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39.1亿元,同比增长36.1%。 工业经济效益也持续改善,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8.9亿元,同比增长17.5%。 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 去年全年有16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英菲尼迪实现量产,新楼兰正式下线,神龙公司扩能、东风德纳车桥整体搬迁一期、三环集团襄轴工业园三期、中车襄阳工业园一期、金鹰重工工业园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 众泰新能源汽车基地、东风井关农机装备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风神公司成为襄阳首家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的企业。 新兴产业培育实现重大突破,1至11月,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30.2%、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6;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幅居全省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整车产量突破1.3万辆、是上年的7倍,产值突破70亿元、是上年的2.3倍。 创业创新蓬勃发展,1至11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3.5万户,同比增长26.7%;其中,新发展私营企业2.1万户,同比增长32.4%。 重点工程项目大规模实施 蒙华铁路、汉十高铁开工建设,郑万高铁即将开工。襄阳绕城高速东段、老谷高速加快建设,麻竹、谷竹、保宜三条高速公路也建成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襄阳机场航站楼主体完工。鄂北水资源配置主体工程全线开工。大唐热电联产、华电三期、老河口路口电站等能源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同时,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