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下士

- 积分
- 151

IP属地:湖北省
|
品联
2014-1-27 8:13:00 来源:黄石日报 我有话说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我国对联文化渊源流长,发展至今,虽然张贴悬挂对联的风俗习惯依然存在,但对联丰富的趣味性在一些地方发生悄然的变化。
对联可以说随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春节贴春联,家中有喜贴对联更是种类繁多,比如结婚、新居落成、做寿、添丁加口等等,只要大摆筵宴款待贺喜来宾时,都会不忘贴上对联来营造热闹气氛。
父亲对于贴对联至今还不减当年的重视态度,每次家中有喜时,父亲都要我挥毫泼墨书写对联,同时还不停提醒我,说:“对联的字写得一般没人笑话,对文可不能出错,到时来很多贺喜客人看出破绽,那可要羞煞人。”
不久前听说,有户人家喜得千金,当时请本村一位算得上文化最高的大学生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框上。随着客人纷至沓来,众多客人并未看出“弄璋之喜”的横批有破绽。喜宴酒过三巡,主人抱女婴出来给每桌客人敬酒,这时有位外村客人向同桌客人说出喜联横批的问题,“生男孩才叫弄璋之喜,女孩应是弄瓦之喜。你们村文化人哪去了?这点文化也没有?”此话传到写联者耳里,真是好不尴尬。对联是大学生从联书中信手拈来,由于联书未分门别类,所以出此纰漏。我国语言博大精深,大学生精通ABC,有可能对典故是盲点,但又放不下面子如实托出自己写不出对联,于是硬着头皮从祖上遗留下的古联书中选了一幅对联应付了事。
兔年春节,父亲所住的这个村有十多户村民却贴对文(财源茂盛家兴旺,富贵平安满福星)一模一样的春联。原来是某银行做活动时向当地村民派送的春联,对联是印刷的,就像拜年短信那样被批发着失去原创性。对于春联,父亲照样告诫我要用心,曾经,他还把自己听来的有关一则贴春联趣事说给我听:某村有家个体诊所,有年春节在贴春联时,他在诊所的门顶上竟贴了“生意兴隆”的横批。拜年时客来客往,有人品联时说这一横批有问题,道理是,医者开诊所那能言是在做生意,这样不就是希望多些村里人生病吗?所谓医者父母心,假如人人身体健康,医生失业才是医者的愿望才对。
虽说对联寥寥数字,但其内涵是很丰富的。父亲没啥文化,他既不会撰联,也读不懂对联,可是他这份虔诚让我感动,父亲的认真劲我是该继承和发扬的,迄今,我家也算喜事连连,出自我手的对联还没发生有人笑话过,我不该沾沾自喜,可能是我身边品联人太少吧。虽然有人把贴对联当一种形式,但我对选用的每一幅对联都要弄懂它,绝不会一知半解,以避免贴上一副不合情理,不合时宜的对联被人看出破绽贻笑大方。这就是父亲教给我的做事态度。(张永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