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是一名光荣的战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发布时间:2019-07-19 所属版次:孝感日报04版 作者: 记者董晓芳 毛敏 特约记者朱辉
刘光凤是安陆市棠棣镇花园村人。“他们家当时人口多,家里条件不好。我家长辈却看重曾家家风好,烈士之家光荣,同意了和曾庆茂的这门亲事”。
刘光凤说:“有机会的话,我们想去新疆那边陵园看看他,这也是我们全家多年的愿望。”
记者董晓芳 毛敏 特约记者朱辉
夏木鸣蝉,清荷飘香。村前村后、门前门后,一畦畦蔬菜青碧喜人。
这里是安陆市巡店镇文刘村。4个小组,1021人。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蔬菜和外出务工为主。村路弯弯,行至一栋两层小楼,门前一藤丝瓜花正艳。这是烈士曾双清弟弟曾庆茂的家,文刘村1组54号。
曾庆茂南下珠海务工去了,爱人刘光凤带着小孙子在家。7月3日,见记者到来,她热情招呼我们坐下,进屋拿出了曾双清的《烈士证明书》。
曾双清,出生于1956年8月,1976年6月牺牲,牺牲时仅有19岁,距今43年了。刘光凤1980年才嫁入曾家,却在长辈们和爱人的反复讲述中对这个哥哥印象深刻。
“哥哥读过高中,忠厚老实,勤劳,有才有貌,在当时村里是很出挑的人。”因为人品好,1976年月,大队推荐他入伍。
家里人高高兴兴送他参军,谁知3个多月后,部队来人,带来了曾双清牺牲的消息,以及他的衣服、日常用品等遗物。家里悲痛不已。
刘光凤是安陆市棠棣镇花园村人。“文刘村有我家亲戚,当年牵线说媒到曾家。他们家当时人口多,家里条件不好。我家长辈却看重曾家家风好,烈士之家光荣,同意了这门亲事”。
刘光凤嫁入曾家,当时住的房子是泥土烧制的砖砌成,岌岌可危。据她回忆,哥哥走后,曾家6姊妹和父母,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再苦的时候,她和爱人也没提过分家。家人种田,她在村小任教。一家人勤俭持家,齐心努力。1984年简单修整了危房,2001年在此基础上建成两层小楼。
在这期间,他们为两位老人送了终。“父母在世时,一提到哥哥就伤心落泪。每年清明节,我爱人都要念叨,‘多想去新疆祭拜哥哥。可家里困难,经济条件不允许。’”刘光凤感慨道。
曾庆茂的两个女儿已出嫁,现在家里有5口人。他在珠海建筑工地当保安,儿子带着媳妇在武汉送快递,媳妇身体不好,每月药费要花千余元。刘光凤带着小孙子在家,孙子暑假后就读小学了。2012年,她从学校退休后,一个人在家种了两亩地,一半庄稼一半蔬菜。
“哥哥是一个光荣的战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有机会的话,我们想去新疆那边的陵园看看他,这也是我们全家多年的愿望。”刘光凤轻轻合上了《烈士证明书》,有些遗憾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