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990|回复: 7

老沔阳水席拾辍

[复制链接]
来自
新疆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新疆乌鲁木齐市

发表于 新疆乌鲁木齐市 2016-2-13 15: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ouwan_副本.jpg
老沔阳水席拾辍
     在老沔阳乡村,儿子结婚新姑娘娶到了家,举行完结婚典礼后,招待送亲的舅老爷和随行来客以及去娶亲人的宴席,通常叫“水席”。
     水席,指十大碗菜中有几碗是带汤汤水水的荤菜,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菜的质量和份量达不到俗成的标准。汤菜如猪肝汤、莲米汤、鱼丸汤、红枣嗷肉汤、冰糖白木耳汤等,再如像猪血、海带、笋衣、藕蒸菜、豆腐丸子这些平常菜,都可以端上酒席。吃水席,摆杯筷时必须添上勺子,否则客人会说,有船没有划子(桨)。
     即使如此,人们也认可,也不会请客得罪客,局外人也不会去评头品足,说三道四。这并不是东家小气、抠门,而是形成的一种规矩,一种习俗。
     在老沔阳,儿子结婚当期的那天,安排娶亲人的酒席是过早、中餐后去娶亲,到女方后,讲礼行的也有酒席,又得吃一餐,这三顿席相隔的时间很短,不能说吃得胀到了喉咙,肯定是吃得超饱了。所以娶亲回来,再也没有肚子装了,此时,东家有意思地安排一餐水席,客人也不会说席面不好,这也许是老沔阳结婚水席的由来。
     老沔阳人崇龙尚水,傍水而居,水乡人伴水而生,人们喜欢吃鱼,有“无鱼不成席”之说。人们在饮食习惯中,又以鱼汤为主,也有无汤不下饭,无汤不成席的食俗。乡村的食鱼水席,可谓是乡间一大特色。
     就拿鲫鱼汤来说,其风味独特,汤汁乳白,清爽不腻,鲜美可口。滑鱼(溜鱼)片更是地道,食之鲜嫩滑爽,令人回味不尽。
     细想起来,老沔阳乡村的水席也有着这样的含义,即流水席。一是指吃完一道菜,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再就是指客人多,酒席排不过来,于是就不住的分批坐席。流水席是古老的一种民情习俗,在老沔阳,三天流水席是其最具标志性的特色之一。
     老沔阳宴席,装菜用碗不用碟,除非是凉菜,也就是说基本上以水席为主。如寿宴、白喜事、赈屋酒、请师傅、过年客等。老沔阳水席讲究十大碗,寓意十全十美。除三碗蒸菜、珍珠(圆)丸子、油炸鱼、花生米这些外,其余大部分是带汤汁的菜了。
     老沔阳的“八肉八鱼席”,指的是酒席食材主料的数量,即每席需备八斤肉和八斤鱼去调制。其制作通常以蒸扣为主,无菜不蒸也是当地的一道特色。酒席上,如肉丸子又大又酥,客人酒醉饭饱后,每人还可以各取三个带回家。又吃又带,舒畅愉快,体现出老沔阳一带省己待客、礼行周到的酒席风情。酒后用手袱子包好带回的肉丸子,多是敬奉家里老人的,也是老沔阳民间的一种孝行。
     昔时,一家过客,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刷碗的刷碗,洗菜的洗菜,劈柴的劈柴,挑水的挑水;支宾礼房,厨房杂务,餐具借取,接客催客……在总管事的安排下,一切显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厨房里,灶里火旺,或炖或煮的大锅里,汤水翻滚,热气腾腾,肉香扑鼻。案板上,堆放着成钵成盆的鸡鸭鱼肉和配料。切菜的、剁肉的、煮饭的、添柴的,在厨师的指挥下,忙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空气中漂浮着浓浓的菜香、饭香,沁人肺胕,诱人味蕾。屋里屋外,宾来客往,笑语喧哗,唢呐鞭炮声声,孩子们蹦蹦跳跳,充满着欢快的喜庆氛围。
     酒席上,那一道道农家菜肴寓意吉祥,每道菜均有来头和说法。首先是一碗全家福,寓意阖家幸福,蒸菜寓意蒸蒸日上,鱼菜寓意年年有余,圆子寓意团团圆圆,卤鸡寓意大吉大利,禽蛋寓意平平安安……这些菜肴包涵着深厚的地方特色的食文化,也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老沔阳乡村的吃水席也有讲究,上席必须推让给长辈去坐,敬酒的人给上席敬过了,再给下席人敬,也讲究饭到酒三盅的劝酒礼行。动筷子在敬酒人的引领下全席才动,桌上菜的摆放敬酒人要将空碗往自己面前拖,摆四碗菜时呈“丁”字形,要注意“丁”字朝自己,不能“丁”客人。端菜人也有四言八句的唱礼……
     如今乡村的水席在淳朴、文明的乡风中,越办越丰盛,越办越热闹了。过去的婚宴请一对唢呐、接一班锣鼓家艺算得上再热闹不过了,现在办婚事请洋鼓洋号,搭台唱花鼓戏,用轿车迎娶媳妇;过去请酒都是在家里,现在把酒席选在了宾馆酒楼,其档次也越来越高,请婚庆,行婚礼,喝啤酒,吃海味。也看不到曾经那些吃完酒,拿个手帕擦嘴的客人了……
     老沔阳乡村的水席,是亲情的温馨回忆,更是对故土浓浓的思念。(文/思乡远梦
172346klhbblpb59qrkeny_副本_副本.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大老猫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4

264

主题

5339

帖子

706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70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6-2-16 23: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沔阳乡村的吃水席也有讲究,上席必须推让给长辈去坐,敬酒的人给上席敬过了,再给下席人敬,也讲究饭到酒三盅的劝酒礼行。动筷子在敬酒人的引领下全席才动,桌上菜的摆放敬酒人要将空碗往自己面前拖,摆四碗菜时呈“丁”字形,要注意“丁”字朝自己,不能“丁”客人。端菜人也有四言八句的唱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4

264

主题

5339

帖子

706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70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6-2-16 23: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席礼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2-18 14: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6

主题

4263

帖子

58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1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8 20: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汉民俗,令人回味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大老猫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9

148

主题

2387

帖子

3006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006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6-2-19 13: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喜欢的是水席中的沔阳三蒸,那才叫真正的好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2-5 15: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十大碗”中的玄机

华夏礼仪之帮,自古重视礼仪,宴请活动从皇帝、官宦以及商贾、高僧、庶民等,无不涉及。古往今来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各类酒席名目繁多,但我始终以为民间酒席绝对是主流,它既像千年古树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又如无边大海那样宽广深厚。


曾听师傅说旧时沔阳,贫富悬殊大,酒席规格形成了一个阶梯。高档要算撤席,设宴者主要是军阀权贵,讲究排场,大肆挥霍,暴殄天物。撤席美味佳肴纷呈,但席面只存留部分菜肴,超出的菜无论吃完与否,一律拆离席面,如此边上边拆,故称“撤席”。与撤席相反,则是朴实无华的民间酒席,称之谓“沔阳十大碗。”十大碗则属于劳苦大众。具有明显的草根特质,拥有庞大的民间基础,是仙桃民间传统酒席的代表。

  { 礼仪 }

沔阳人非常重视礼仪,即便水灾连连,生活并不富裕,也不会忘了礼仪人情。至今还流传着“人情不比债,头顶锅儿卖”的俗语,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北方人称“随份子”,沔阳人称“赶情”。“随”有随大流和形式所迫的意思。“赶|字却是主动加迫切的意思,这一个“赶”字显示出情与礼在沔阳人心中的份量,和唯恐落后的心情。谁家做什么好事设十大碗酒席,“礼”必须放在头等位置。若遇镇上人家娶媳妇,礼数更多,请知宾先生、请鞠匠师傅,发请柬、请客、安信、催客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仔细得像对待一项大工程。单说东家对鞠匠(厨师)便可见一斑,师傅在制作酒席时,东家会按礼数包好几个红包。如师傅还未开工东家则派红包,称之谓开案利是;新郎陪十弟兄派红包;做碗汤给新郎垫底则派状元汤红包;到了开笼出菜则又是放鞭又派红包。被请的鞠匠也会对东家赶个情,这是讲礼行,礼尚往来嘛。派给厨师的红包是礼行与酬金兼顾的,至于红包多少,则由多种因素制约。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2-5 15: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三道茶”(“干茶”“湿茶”九味桌盒、“沔阳十大碗”)

 “三道茶代表着沔阳地区传承已久的饮食文化。”沔阳三蒸协会会长李和鸣介绍,多年前沔阳地区的春节,家中招待来客礼性十足,来客从早上八九点到家中,至下午席散,需要上干果清茶为主的“头道茶”、九碟卤菜为主的“二道茶”、十大碗蒸菜肉菜和酒水为主的“三道茶”。其中“三道茶”中的“蒸白圆”和“酥鱼”两道菜是不能在酒席上吃的,而是给来客带回家送给家中长辈品尝的,代表着尊重长辈。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