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有一条街叫人民街 百年人民街厚重的历史
街上的剃头铺子还延续着往年的手艺
黄石港历史悠久,因朝阳阁基下港口出水处有一排凸出水面的黄色石头上刻有“黄石叽”三个字而得名。
黄石有一条街叫人民街 百年人民街厚重的历史
说起黄石港,不得不提人民街。据《黄石市地名志》记载,人民街位于黄石港,是黄石市区最早的街道之一,建国前称“下港”,建国后称“解放街”,1955年改为现名。由于紧邻花马湖、杨叶等鄂州地界,加之长江边码头货运便利,人民街便成为黄石与鄂州往来的必经之路,也是两地居民贸易通商的集散地。
最初的人民街,东起长江堤文昌阁,西抵黄石港区标牌厂。据记载,清康熙年间,人民街街宽3米,以红砂块石铺砌而成;上世纪70年代初,人民街兴起众多国营商店;到上世纪90年代,黄石的商业和经济重心开始转往黄石大道,人民街逐渐变得冷清。
如今的人民街,很多店铺都已经拉上了铁门。只在临近街口的地方,有几家老店坚守着。其中一家小百货店里,还保留着古老的木头柜台,经营的也是些现在不常见的“老古董”。
年近70岁的店主陈荣祥生在人民街、长在人民街。据他回忆,父亲早年从大冶来到黄石打拼,就在这条街上开了间杂货铺,父亲年迈后,他接手了这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小百货店。
在老陈的记忆里,旧时的人民街人来车往,商铺林立,有“小汉口”之称。那时他父亲的杂货店生意兴隆,一到周末,店里熙熙攘攘、顾客盈门,忙得他都没时间扒拉一口饭……
“那时这条街上有银行、食品公司、百货公司,你看,有些招牌还在呢。”顺着陈荣祥指的方向,我看到了几家店铺门头上还残留着“xx百货”、“xx银行”的招牌,只是都已残破不堪。
陈荣祥说,他很清楚留在这里做生意是没什么前景了,不过,他对这条街有感情,即使没有生意,坐在店门口与街坊拉拉家常,心里也是满足的。
傍晚的夕阳下,我沿着人民街慢慢踱着步子。一个个诉说历史繁华的店铺门楣,一间间废旧的红砖房,一阵阵刀剁砧板的烟火声,烘托得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街道愈发生动、鲜活起来。
小时候常到人民街来看望在黄石工作的父亲的刘女士还记得,妈妈带着她从农村坐船来黄石。船到尽头,走上大堤,不多久就来到人民街的入口,百货商店、副食店、服装店、书店、医院、澡堂、食堂等等,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当年的“人民街”让她体会到了农村与城市的不同,这才激励她努力读书长大后到黄石生活。
在老黄石港人李师傅的印象里,人民街却又是另一番样子:“过去这条路都是铺的青石板。那时家里穷呀,没有鞋穿,夏天青石板被晒得滚烫,光着脚走在上面,烫得直跳;到了冬天,石板又冰凉刺骨,光脚丫走在上面,那个寒气从脚板一直冷到头皮。”
……
时至今日,“人民街”醒目的标牌仍然竖立在黄石港新街口路边。岁月变迁,青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老街“容颜”几经变迁,早不是当年的模样。也许,它的将来,才是更值得期待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