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233|回复: 10

[今日襄阳] 襄阳,请坚决地“高大上”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38

主题

829

帖子

155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58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6-2-22 12: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密尔顿 于 2016-2-22 13:18 编辑

现在已经是2016年,回过头来看,2012年前后签约的项目,沿着长虹路一带往南,保利,新世界,IFC,温德姆,光谷国际,中信大厦...  如果这些项目都能落实,那将是何等壮观,然而现状是它们或圈地,或烂尾,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形势下滑,资本对于风险的抗拒本性,纷纷缩回一线避险,静观后续形势;另一方面,襄阳的商业环境欠成熟,配套极不完善,对商业资本缺乏足够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


一个地方繁荣的前提,是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易较为便利,进而推导前提的前提,是这里的基础设施越完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一定是具备了自由、开放、规范的商业文化氛围。襄阳这几年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市面貌比往年有了很大改变,作为襄阳人都看在眼里。至于开发仍然不够,建设过程中瑕疵很多,这些可以后续完善。比硬件更难的,是文化。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我们襄阳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民文化,为商业环境提供宽松的氛围,一个星巴克的开张,各种装B斥责之声就铺天盖地,这个我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


一直以来在襄阳人的观念里,特别讲求“接地气”,对十分世俗化的东西很推崇,卡五星,吃大虾,都是这种世俗文化的产物,关键问题在于,这种价值观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自信的东西,就是对所谓“高大上”的敌视。其实这就是给大家多了一种选择,他喝他的咖啡,你吃你的大虾,各有各的消费价值观,各不相干,没必要通过这个来显示你有多接地气。想接地气,可以直接住到穷乡僻壤,那里是最接地气了。


不过,有时环境文化的变化都是开始有一个长期积蓄的过程,剧变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去年长虹路改造完不久,还有很多行人三轮横穿马路,但是今年已经少了很多,过斑马线也在遵守红绿灯了,闯红灯的行人,由过去的多数,变成现在的少数了,所以变化就是这么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对襄阳前景的信心在于,有庞大完善的工业体系,有门类众多的生产企业,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企业的融资需求,一定会带动金融商业的兴起,所谓工商工商,工业是商业的基础和前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就是工厂借助各类融资工具所展开的。襄阳也必将遵循这样的规律,将来一定会发展成为商业环境优异、消费文化丰富时尚的现代化都市。


总而言之,襄阳今年即将突破人均GDP1万美元的关口, 商业资本后边将会纷涌而至,关键是我们要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告别对“接地气”的病态执著,襄阳才能为那些“高大上”的商业资本的到来真正地做好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38

主题

829

帖子

155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58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6-2-23 11: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密尔顿 于 2016-2-23 11:47 编辑
和谐290111216 发表于 2016-2-22 22:26
城市里有三类人:市民,居民,村民
一、所谓市民,能将城市发展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将个人发展和城市发 ...

看完你的回复,我又有了一些启发。毋庸置疑,城市向来担负着对周边进城人口的“教化”、“教育”的职能,向来都是环境改变人,而不是人改变环境,第三类“村民”之所以迟迟没有完成向市民的转换,我想还是这个“环境”还没有提供足够强势的推力。

还是拿长虹路为例,改造完之后之所以还常有人乱穿马路,除了人以往的习惯之外,通车之初车流量不大也是一个原因。车流量上来后,横穿马路的风险就远远高于“方便”,这时人们就会选择遵守秩序。最近大庆路广场段的两个人行天桥也是在重复这样的过程。  如果襄阳有商业氛围的街道再多一些,有品位的消费品牌再多一些,那么不管是居民还是村民,他都愿意跟随环境去改变自己的。现实是襄阳这个城市还有些土气,不够时尚,不够开放,对外学习交流不够,导致城市文化革新步伐缓慢,进而导致在这里的很多人们不愿上心,不愿费那个劲。

另外襄阳还存在着自我文化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客观来讲襄阳的风俗语言和北边是有点像,但远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像。陈新剑教授把襄阳概括为荆襄文化是最精当,最准确的表述,可惜襄阳民间没有这种清晰的认知,一副任人评说的态度,自我评定、宣传的事情居然拱手让给外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或许这也是“庸堕化”的一种表现吧。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38

主题

829

帖子

155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58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6-2-22 13: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碰巧刚看到一篇文章,很有可读性,分享一下 。

---------------------------------------------------------------------------------------------

中国暴露“小城市病”:“庸堕化”下的发展危机

【财新网】(记者 周东旭)“生活方式庸俗化、社会交往强关系化、经济增长模式僵化、创新资源衰竭化,概况而言,可以理解为小城市病的‘庸堕化’现象。”

  近日,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在《河北学刊》(2016年第1期)撰文评述中国日益显现的“小城市病”。

  胡小武认为,“小城市病”集中体现为一种“庸堕化”特征,即精神生活的庸俗化趋势,经济物质层面的差距扩大化趋势。由于缺乏文化资源,小城市一直陷入了文化品位缺失性的庸俗化,导致赌博人口比例高,而非产业吸纳型的人口流入,则导致小城市人口结构越来越呈现农村化的局面。

  胡小武还指出,由于小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活力不足,伴随一系列更为恶劣的治理潜规则。

  “因产业结构单一,任何发财的资源都显得稀缺,导致城市资源争夺呈现暴力倾向。”胡小武举例,行驶暴力犯罪的人不一定都属于黑社会组织成员,往往也就是包工头级的人物。但争夺资源的方式,却具有了某种黑社会性质的特点。

  小城市的“庸堕化”还日益排斥精英群体,“人才荒漠化”现象使得小城市的知识与创新资源持续衰竭。

  “越来越多的小城市进入了资源枯竭、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就业艰难等小城市发展陷阱。”胡小武提醒,小城市的“庸堕化”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埋下了不可忽略的发展危机。

  胡小武表示,在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中,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小城市问题。

  第一,“滞后型城镇化”带来的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旦小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人口拥挤、治安恶化等城市病。

  第二,“超前城镇化”带来的供给过剩的问题。在过去十多年,包括小城市在内的几乎所有城市都开展了“摊大饼”似的城市扩张,开发区、新社区迅速崛起,工业厂房与居住楼房呈现大面积过剩,烂尾项目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小城市的空城化与市容萧条的局面。

  胡小武指出,空间城镇化的盲目冒进,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的工地化,更使得城市的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处于泡沫化状态,使整个城市处于一种“浮躁式的建设”状态。

  我国有超过1800多个城市属于小城市,小城市数量占中国县城以上规模城市总量比例便超过了85%。

  2015年12月20日,时隔37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同时,城市问题也面临着顶层设计的机遇和挑战。“小城市病”究竟只是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阶段,还是由于现有城市化道路政策偏颇造成的负面效果,都是当前需直面并真诚解决的。

  胡小武担心,“在经济下行周期,我国各地区的小城市病的还将持续爆发,诸如产业结构单一与就业机会不足、人才持续流失、住房供给过剩与资产价格走低、文化氛围淡薄、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 ■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384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6-2-22 12: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道理,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1

主题

241

帖子

2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6-2-22 12:5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8742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上校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91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2-22 1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退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1

主题

1885

帖子

196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68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6-2-22 22: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里有三类人:市民,居民,村民
一、所谓市民,能将城市发展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将个人发展和城市发展“捆绑运行”,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跟上城市发展脚步,这类人群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二、居民,居住在城市中,能够遵守城市各项规定,生活上自给自足,“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类人,这类人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村民。从形式上生活在城市,拥有城市户口和身份证,但生活习性上仍然是“农民”,比如马路上不看信号灯随意抢行、带小孩在街上随意大小便、乱扔垃圾和果皮纸屑、虽然在城市中居住很久却不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更不去接受城市的变化……这类人群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和拖累。
中国很多城市特别是内地城市(包括部分省会城市)之所以一直形象不好就是第一类和第二类人群偏少,第三类人群“村民”太多了,他们把好端端的城市弄得乌烟瘴气,尽管这不是他们的本意,天性所使然。
一座城市需要发展,必须让更多的“居民”和“村民”变成“市民”,特别是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变成居民甚至市民,这一点是城市前进和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凤凰涅槃的重要一步,襄阳尤其要注意这一点,现在襄阳很多市民从前是河南过来的,那边对于环境卫生和城市软实力方便做得很差劲,襄阳必须要下狠心去克服,比如向省内的宜昌学习,这个阶段对襄阳来说可能会比较长,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完成,但只要我襄坚持做下去,襄阳的明天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0

82

主题

833

帖子

198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86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6-2-23 14: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认为,城市的文明程度决定于素质最低的那部分。
好的市容 维持不易,想污染 破坏,几天、几件事就足够了,比如前几天哈尔滨饭店宰客,一下就闻名全国了。
有些襄阳人 以粗鄙为荣,有些公务员 以不给好处不办事、以渎职为常态......
远离 这些不好的风气,城市(也就是市民们)自我净化、向上的本能就会起作用,
一定程度上就越来越文明、有格调
逝者不可追 片痕未留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71

主题

1885

帖子

196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6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6-2-24 14:2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密尔顿 发表于 2016-2-23 11:23
看完你的回复,我又有了一些启发。毋庸置疑,城市向来担负着对周边进城人口的“教化”、“教育”的职能, ...

同意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31

帖子

40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7-12-17 23: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华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