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闻一多 我一直就不喜欢闻一多,既不喜欢他的诗论,也不喜欢他的诗。 他的诗论不就是所谓“三美”吗?太肤浅!他的最好的诗不就是《死水》和《一句话》嘛,他只有这两篇好诗,其余的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今人把闻一多捧得这么高,我想闻一多自己就会愧不敢当。 我阅读一个诗人,可以从其诗读他,也可以从其瞻瞩读他。从瞻瞩角度读闻一多,觉得闻一多太没有诗人的本性了。古代诗人不论。《更法》曰:“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今日之大诗人一般来说就是大智者。艾略特的《荒原》发表于1922年,他在《荒原》里就预见的前苏联的残忍和对人类的危害,佩斯1924年在中国做外交官,就预见到中国日后是红色人的天下,相较而言,闻一多作为诗人就未免木讷。 几年前,我看到某人的经历,他生于1935年,12岁就参加红色革命,自195几年后,红色革命使他命运十分悲惨。12岁,即使是一个天才,也未必能够知道发酵了5000年的中国文明的深浅,如果是一个平常人,从其出生到死,一辈子也不知道个中深浅。著名的司徒雷登,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只是到美国去读个大学,以后就在中国直至1949年离开。他在中国就根本不知道中国是一回什么事。如果说12岁少年不明中国,则情有可原,至于著名的司徒雷登因为流的是美国基督徒的血,自然不知道中国。那么,象著名的闻一多是本国人而又为什么不知道中国呢?闻一多死于1946年,那年他46岁。民主是什么,独裁是什么,46岁的闻一多全然不知道,故而搞什么演讲。他被人利用了,他已经死去,所以他永远是一个昏迷的不觉醒者。今天还沉溺于闻一多的人,就更在其下下了。 己之昏昏,使人昭昭,可能吗?告诉中国人——昏迷者是不会写出好著作的。 20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