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 品牌化 特色化 安陆渔业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特约记者程荣东 通讯员舒兴原 来源:孝感日报 2016-03-25 第02版:时政要闻
本报讯 特约记者程荣东 通讯员舒兴原 3月6日,安陆市棠棣镇董榨村“稻虾共作”基地动工开建,集中流转土地120亩,标准化养殖小龙虾。这也是该市今年开建的第二处稻虾共作基地。
安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加大科研和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力度,发展高效渔业、生态渔业和休闲观光渔业,助推渔业经济走向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之路。
该市发挥科技先导作用,重点推广工厂化养殖、名特优品种养殖、小水面精养高产、病害综合防治四大技术。健全市、乡、村三级渔业技术服务网络,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编写科普资料等形式,提高从业者的科技素质。全市成立水产专业合作社33家,聘请了中科院水生所三位专家团队组建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联手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共建三河水库野外科学实验基地,府河细鳞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获得农业部批准。棠棣镇蒋梅村碧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鱼菜共生”、“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2000亩。
该市还铁腕整治水库投肥投粪养殖,承包期满的水库一律不再延包,逐步收回水库经营权,并在水库旁划定禁养区,使水库回归“人放天养”。全市共收回12座水库经营权,63座水库实现禁止投肥投粪养殖。孛畈镇清水河水库回归“人放天养”模式后,满库清水让养殖的鱼儿身价更高,花鲢市场价每斤卖到9元还供不应求。
目前,全市水产放养面积达11.8万亩,名特优占85%以上,健康示范场达到11家,其中部级7家,省级4家。去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95吨,渔业总产值7.0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