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城同城、同城同质”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特邀界政协委员、广办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刘小平 2011年12月,市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应山、广水“两城同城、同城同质”的发展战略。四年来,广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这一战略实施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实践经验,也暴露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近期,我们围绕这一市级战略,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广办在未来“同城发展”路径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两城发展态势 一是同城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同城发展”理念自市七次党代会提出以后,市委全会、政府全会及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均对此作出了规划部署,历次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上,“两代表一委员”多次围绕“同城同质”主题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长期跟进,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宣传报道,并引发了民间层面的热烈讨论,“同城发展”已在党政群之间取得了强烈共识,为战略深入推进作足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二是同城发展的框架已经拉开。近年来,应山城区“东进南展”发展战略顺利推进,马都司生态新城启动建设,广办西河商业新区全面开工,十里工业园区、东部工业聚集区快速发展,特别是应广快线建成通车、广武大道强力推进,吹响了同城发展的号角,同城发展的轮廓基本成形。 三是同城发展的态势已经显现。应广快线高标准改造、应广两办对接发展,极大缩短了两城空间距离,两地人员流动、贸易往来密切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作生活方式将成为联系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二、广办优势与短板 广办曾经有过辉煌历史。1900年京汉铁路通车后,这里就形成以农副土特产品和城市工业产品为主的商品集散中心,麻城、信阳、安陆、孝昌等各路商贾云集于此,极盛时各类行栈店铺作坊达2900余家,享有“小香港”盛誉。2000年前,广办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宝座”,有全市“经济中心”之称。近几年,广办发展虽落后于应山,但同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为“四大优势”: 一是经济基础优势。2015年,广办预计实现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3亿元、财政收入1.5亿元、招商引资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利用外资260万美元、外贸出口75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21元,经济总量和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为同城同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二是政策红利优势。广办作为全市经济建设主战场、改革开放排头兵,“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实施和全市“四大省级战略平台”释放的政策红利必将使广办优先受益,这将对广办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产业配套优势。尽管广办要素成本上升,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但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很强、劳动力素质较高,在区域竞争中的综合比较优势依然很强,有利于加快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四是发展空间优势。应广快线的开通、马都司生态新城的建设使“两城同城”变为现实,广武大道的快速实施,为广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中华山旅游开发必将成为广办第三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对广办加快“四化同步”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广办悠久的商贸历史、传统的工业强镇,造就了一大批商业人才、熟练产业工人,锻炼了一批懂经济、善管理的干部队伍,这是引领广办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富贵财富。努力将这些现实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必将推动广办“二次崛起”。 “十二五”期间,广办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经济总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先进兄弟镇办比,差距在逐步拉大;与曾经落后镇办相比,距离在不断缩小,挑战前所未有。 从经济发展方面看:2010年,广办财政收入达8500万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规模工业税收占全市比重接近60%,一般预算收入与应办基本相当。2014年,广办财政收入1.33亿元,比应办少36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少4100万元,工业产值、税收增速在回落,占全市比重在逐步下降。同时,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十里、开发区、杨寨三大百亿园区上升为市级战略,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使广办吸引项目落户的政策优势相对弱化,新型工业化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 从社会发展方面看:与应山相比,城区人口、城市品位有明显差距;随着高速、高铁的发展和火车站搬迁,广办交通优势不再明显,商业环境受到影响;文化、教育、卫生等机构数量、质量不如应山,自身“软实力”相对弱化。 从自身发展面临问题看:存在“四难”。一是投资持续增长“难”。整个“十二五”时期,广办投资增速年均达48.8%,到2015年已达到33亿元的历史最高点,传统制造业投资趋于饱和、商品房库存较大、基础设施投资制约较多,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意愿普遍低迷,企业效益下滑和资金供需不足等也导致投资能力下降、开工不足的情况比较普遍。劳动力成本、土地要素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上升,加之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部分企业的困难可能继续加重。三是外需拓展扩大“难”。从目前国际环境看,外部市场需求依然疲弱,而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低迷态势短期内难以明显扭转。四是财政收入增加“难”。受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综合影响,加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将变得越发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