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东楚晚报记者 梅子 文/摄)阳新立交桥桥下,出现一面10米长、3米高的爱心墙,任何人都可将不穿的衣物挂在墙上,供需要的市民取用。连日来,“爱心墙”引来一批又一批市民捐衣取物。
捐衣取衣不断
1日,东楚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爱心墙上贴有温馨标语“献出你的爱心”,墙上近20个衣钩挂满各式衣裤,两旁放有2个绿色旧衣回收箱。桥下,人来人往,路过市民连连称赞“这是一件好事哦!”
一大早,今年74岁的阮福元专程找到爱心墙,他取走一件毛外套,显得不好意思。不过,他依然高兴得像个孩子,“旧衣再利用,不浪费,很好啊!”
现场,前来取衣服的大部分为中老年人。70岁的潘开心从墙上取下衣服,她试了又试,但没有一件衣服适合她穿。
潘开心说,自己没有生活来源,儿女并不富裕,她身上穿的衣服有9年了。恰巧,潘开心的话被一旁的金女士听到,正准备捐衣的金女士对潘开心说:“你等着,我家有,马上回去拿。”
东楚晚报记者注意到,不到半小时,墙上挂着的衣裤很快被取走,也有市民在旧衣回收箱取走衣服。期间,有3位市民从家里带来衣服塞进旧衣回收箱,或挂在墙上。当天,爱心墙的创建者之一陈芳正在现场整理衣物。
市民的渴求与热情,让陈芳感到,通过爱心墙,有人收获温暖,有人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爱心传遍大街小巷
陈芳是国网阳新县供电公司的一名员工。说到“爱心墙”,陈芳提到好友徐西西。去年底,在厦门工作的徐西西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爱心墙”图片,这样的“爱心墙”在厦门地下通道随处可见。
陈芳看到后,爱心墙的影子在她脑海挥之不去。今年年初,远在厦门的徐西西回到阳新。陈芳与徐西西商量,自掏腰包,准备在阳新建这样一面爱心墙,既为家中存放旧衣的家庭解决了难题,还可帮助到需要的市民,随时取走。
3月24日,一面巨大的喷绘爱心墙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县城立交桥桥下,陈芳和徐西西在爱心墙上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还在墙上留下微信二维码,方便更多市民捐衣,或者有需要衣物的市民都可以联系到她们。
连着热心市民的爱意,爱心墙在市民朋友圈发酵,传遍阳新大街小巷。家住阳新西门一对夫妻通过微信联系到陈芳,说家里有七八袋不穿的衣服要捐出来。由于量大,陈芳开车上门把衣服运了回来。
也有一位卢姓老人闻迅,加入陈芳的微信号,主动当志愿者,协助陈芳管理爱心墙。老人还在朋友圈留言,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温暖传播得更远更广
一个个爱心传递,让挂在爱心墙上的衣服越积越多。爱心墙上的衣服虽然方便市民取拿,但由于墙上挂不下,也有捐衣物的市民随意将靯子等衣物堆放在墙下。在共青团阳新县委的帮助下,一家企业为爱心墙捐出2个旧衣回收箱;阳新县妇联还主动上门帮助陈芳联系到一家爱心企业,免费为旧衣物消毒。
爱心墙也受到阳新慈善机构和民政局的关注。阳新县慈善总会副会长曹文波早已听说爱心墙的事迹,他说,这是一项非政府公益组织,是一件好事。
阳新县民政局社会福利事务科科长李华强说,“爱心墙”的选址和管理要有章法,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衣物的安全等问题,如果陈芳有需求,他们可以提供帮助,发动志愿者参与。
为了管理好爱心墙,陈芳和徐西西每天抽时间到爱心墙整理衣服。目前,爱心墙收到的衣物有600余件,取走衣服有300余件。
陈芳说,这面爱心墙,很多方面还不完善,她们在摸索中学习将这项公益事业坚持下去,让爱心墙的温暖传播得更远,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