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0
中士
 
- 积分
- 29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别样春耕折射农业新图景 | 来源:新华社 作者:叶俊东 俞俭 转自钟祥新闻网 | 5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以《别样春耕折射农业新图景》为题,报道三月春耕时节,粮食主产区江汉平原农民穿梭在专业育秧基地、农技培训现场、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选品种、下订单、派农活。新技术、新模式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等,正在构建别样春耕图景。 钟祥—— 新技术引领 新模式支撑
记者在钟祥市长寿镇的春源农民种植业合作联社育秧基地看到,20多个再生稻育秧大棚一片绿意。一旁约十米长的育秧机生产线,四五个工人正源源不断把秧盘输送到育秧大棚。
“今年市里大力推广种植再生稻,这些大棚秧苗都是农民预订的。”合作联社理事长朱小林说。
朱小林介绍,再生稻育秧要选早熟稻种,育秧时间提前,保证头季稻收割后再生蘖抽穗。再生稻种得好,每亩收益2000元,比种单季稻增收近千元,省工、省肥、省药,污染少、米质好,价格高出普通米的2倍。
记者采访时,巧遇邻近的宜城市流水镇牌坊河村七八个农民,他们离这里10多公里,相约来订购秧苗。农民姚菊生说,专业育秧保证质量,秧苗“带药出嫁”,种起来没有风险,而且方便机插,不费力、不费时。
钟祥市农业局副局长樊乐成说,全市有720多个集中育秧基地,可供栽插58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6.3%,基本都是机械化插秧。
新品种增产增收,专业化省时省力,带火新技术培训。记者在洋梓镇文化科技培训室看到,100多位农民正在听高级农艺师讲解再生稻种植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钟祥市委副书记周正清谈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是增产增收的重要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从这里开始。市里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作为重点对象,加强技能培训,引领他们争当“三新”农民。
“比如这个再生稻,是增收增效的新模式,今年钟祥市要推广种植10万亩,为此办了300多场农技培训。”樊乐成对记者说。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