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委统战部召开的文艺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 达 度
尊敬的省委统战部刘部长、省文联罗主席、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
我在汇报之前,先作个自我介绍。我叫应才兵,笔名达度,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作协会员。迄今已在《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北京文学》、《长江文艺》等发表出版作品200多万字。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直人横人圆人弯人》、《就这样把你征服》,长篇小说《贫困时代》,长篇报告文学《体操神话》,军旅报告文学《世界屋脊上的钢铁长城》等。曾获湖北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中国梦征文二等奖。再过10天,也就是4月15号,湖北省文联、省作协和和仙桃市委宣传部将在这里的10楼会议室联合召开我的长篇小说《贫困时代》研讨会。我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与支持。
我这部长篇小说《贫困时代》是2014年中国作协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选题和湖北省文联文艺创作扶持项目。从2012年5月开始写作,到2015年10月出版,60万字,历时三年半。其中有段时间,2012年8月,我应西藏日喀则军分区司令部的邀请,赴中尼、中印边防军营和珠峰大本营采访写作,完成了一部军旅报告文学《世界屋脊上的钢铁长城》,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之作,发表在当年第10期《中国报告文学》上,随后被《北京日报》专版转载,入选《2012中国报告文学年选》。其中采写边防女兵和军嫂的一章获得了中宣部中国梦征文二等奖。2014年5月下旬,我作为获奖作者,应邀出席了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举行的特别文艺节目颁奖晚会,于5月31日中央三台黄金时段播出。我这部《贫困时代》虽说写了三年半,但构思列提纲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了。去年一出版,很快引起了中国作协、湖北省文联、省作协和仙桃地方的广泛关注。此书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法,讲述了江汉平原上应氏父子在艰苦岁月里的命运沉浮。并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国内外形势与江汉平原浓郁的风土人情融为一体,再现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梦想,展示了底层社会奴化与民主的嬗变。其中关于江汉平原风土民情、民歌土语的描绘,为全书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最近又有许多领导和专家找我要书,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等都把书调了过去。当然,我也想通过研讨会宣传推介之后,能引起更多关注,尤其是引起影视界的关注,好打造一部展示江汉平原的电视连续剧。
我来自基层,坚持业余创作30多年,对基层作者的状况十分了解。那就是创作难,发表难,出书难。2009年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体操神话》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研讨会时,就有评论家这样说过:基层作者太艰难了,写了作品要得奖、要得重点作品扶持,往往都得不到。因为你太低了,没法进入上层的视野,别人不了解你,也就没法支持你。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部门的足够重视。中央大力提倡文学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因为基层是我们社会的基础,普通人民的生活如何?他们的喜怒哀乐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程度。还有基层最深厚的东西谁能写得出来?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代文学史上很多优秀成功之作恰恰是基层作家或者深入基层的作家写出来的。著名作家柳青说过“文学是愚人的事业”。俄国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这样说:“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我们就会纯净得不能再纯净了。”一个基层作家成长的艰辛是常人不知道也无法理解的。他们为了坚持创作,不知要抵御多少世俗的侵袭,不知要放弃多少名利的诱惑,不知要顶住多么大的压力,才能取得一点成就。他们的付出太多,而收获甚少,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所以我今天借此机会,建议省委统战部领导、省文联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基层作家的提携关心,加大对有潜力的基层作者的扶持力度。这样对于繁荣发展我省的文学事业,多出作品,快出作品,出好作品,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我就谈到这里。
谢谢大家!
2016年4月5日
来源:达度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