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第”见证家族历史 沿着古道往上走就是文化礼堂了。走进古朴的建筑里,礼堂大厅宽敞整洁,据了解,该礼堂2011年开始兴建,2012年建成完工,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
从古民居间的巷子穿插而过,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大夫第”。据说,这套古民居的房主是冯生芝,他们家本是中医世家,进京赶考功名屡次落榜,但他不甘堕落,决心要自己闯一番事业,不显贵绝不还乡。
有一天他来到京城,看见到处张贴了皇榜,得知乾隆的一位爱妃得了心痛病,他上前揭下皇榜,被看皇榜的人带进了宫。进宫后,他给乾隆的爱妃牵线把脉,心中有了几分把握,随后,用战马马蹄中的泥土和千年瓦片灰一起焙烤,分成两份,一份当茶喝,一份用纱布包着,哪里痛敷哪里,几天后,病就好了。
于是,乾隆很高兴的问他,想要做什么官职,谁知他这人自由散漫惯了,不愿做官,于是乾隆赏赐给他很多金银财宝,还赐他为“闲职大夫”,并且和京城一位大臣的女儿成了亲,带着妻子游山玩水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这里建了一座房子,也就是现在的“大夫第”。
继续往前走,一对古井出现在上冯祖堂的左右两侧,俗称“龙眼”。“像这种古井我们村有16口,井口有方有圆,井水晶莹剔透,曾经有专家来检测过,这些井水都符合国家标准,含有很多矿物质,是可以饮用的。”方丹告诉记者,“湾内的自来水都是山泉水,整个湾子里的人喝的也都是山泉水,打上来的水给小孩子泡牛奶都没问题。” 生态旅游促进持续发展 2010年5月份,大冶市组织多位省级专家到上冯湾实地考察,专家们对上冯古村落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态环境的优美赞叹不已,认为上冯村“堪比花源陶氏好,不居世外也风光”,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此后,发展上冯乡村旅游迅速被大冶市委、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并被纳入大冶市旅游整体规划,列为重点旅游项目。按照4A级景区建设的要求,由湖北荆楚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控制性详规,目标是依托“九古”人文特色及优美自然风光,建成“比肩周庄、荆楚第一”的全国生态旅游名村。
2013年8月,上冯村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建设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居湖北省15个入选村落之首。如今的上冯村,村前绿水湾碧水如镜,雄山碧树倒映塘中,分外妖娆。
据了解,通过村委会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上冯湾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商则商”发展理念,目前已发展农家乐10家、民宿客栈10家、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工艺品销售点7个,引导发展种养殖业合作社5家,建成杂果基地近千亩,既方便了游客,又增加了村民的收益。
过去无人问津的柑橘等水果,现在被前来游玩的游客抢摘一空,一位老婆婆在路边摆摊子卖茶叶蛋和烤红薯,一个月下来也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家门口就有无限商机,再也不必为打工挣钱四处奔波了。”上冯湾一位农家乐老板笑着说道。 上冯湾名片 上冯湾位于大冶市区南郊5公里处,于元朝晚期至元年间,由冯公惠五择基立业,距今有600余年,是中三角传统古村落,被誉为灵秀湖北的九古奇村。
该湾三面环山,为龙角山、鹿耳山延脉簇拥,山上群峰叠翠,古木参天,鸟唱虫鸣,泉水潺潺;山下古宅傍山临溪而建,错落有致,山溪蜿蜒,黛瓦鳞鳞;一面临溪,高山流水,溪边水塘、水田,宛若一线穿珠,犹如一幅雄山碧水灵泉、古宅朱轩曲巷的山水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