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钟祥市推行“一县一体的脱贫规划、一镇一业的脱贫方案、一村一品的脱贫产业、一户一策的脱贫办法、一人一艺的脱贫技能”的“511”工作法,夯实产业基础,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荆门日报4月13日四版) 按照“一镇一业”的思路,提出确定三类乡镇脱贫方案。一是插花贫困乡镇借力市场主体。对柴湖、丰乐两个省定插花贫困乡镇,通过引进市场主体,整镇发展主导品种,建设示范基地。二是革命老区乡镇依托资源优势。对冷水、九里、长滩、客店等省级重点老区乡镇,在积极争取中央、省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三是其他乡镇依靠特色带动。对有插花贫困户的其他乡镇,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建设特色基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覆盖绝大部分贫困家庭。 钟祥市结合市情,对各个乡镇进行了划分,确定了扶贫的基本方针政策。对于各个乡镇而言,也应该结合各镇、各村的实际情况,具体划分是以哪种产业带动,在市一级给出的优惠政策前提之下,认真剖析,仔细挖掘,深度探索适合本村、本镇的脱贫产业。但扶贫产业的选择不要过于急功近利和雷同。 由于养猪、养鸭等产业容易短期见效,不排除这个原因很多村在制定一村一品的时候选择此类见效快,周期短的扶贫产业项目,但就长远发展而言,都选择雷同的项目,比如养猪,到时候猪出栏卖的时候价格就会下跌,贫困户不仅不会收益颇多,反而可能亏损。因此,在制定产业计划时,一定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要过于“心急”,毕竟,脱贫不是一朝一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