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黄艺豪 黄艺豪(右)接受市残联奖励 通讯员 赵玉星 摄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程婷)19日,黄石市残联理事长刘谨诚一行,前往大冶市疾控中心,将一万元奖励送到了该中心工作人员黄艺豪的手中。黄艺豪另一重身份是美术家,是中国美协会员。
黄艺豪年轻时因病致聋,但从未放弃过学习,也未曾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去年7月,黄艺豪凭其设计的海报作品《诚信关联社会安危》,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夺冠。这一万元,就是市残联对他此次获奖的肯定与鼓励。
在听力障碍残疾人黄艺豪的身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心酸又励志的故事。
十七岁走向无声的世界
1962年,黄艺豪生于大冶市殷祖镇一个农民家庭。17岁之前,他的生活与周围人无异。如果说不同,那就是他学习成绩不错,并颇有艺术天赋。儿时,看着大字报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宣传画,他突然就开了窍,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就画墙报。1980年高考预考,他考了全校第一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紧张备考时,瘦弱的黄艺豪大病一场,住进了医院。因为不甘心,高考前夕,他背着护士离开医院,强撑着参加了当年高考。最终,他只考取了一所中专学校。
尽管懊恼,但毕竟要跳出“农门”了,他带病进了中专学校就读。为巩固治疗效果,入学后,他又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链霉素。中间他还经历了急性阑尾炎开刀、术后感染。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因链霉素中毒,他双耳鼓膜破裂。打雷的巨响,到了他耳中,成了蚊子的嗡嗡声。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却几近失聪,听不到外界声音了。
那是怎样一种心情?“十七岁,是我一切的分水岭……十七岁,我开始了鸵鸟的生活,青春之脸庞挂满着忧愁;十七岁,是少年到成人的转折,可我是成人到老人的起点……十七岁之前,赤着上身追赶叫个没完讨厌的知了;十七岁之后,总想总想拥有一个知了:让它叫个没完;十七岁不哭,可我哭了!”黄艺豪博客中一首题为《十七岁哭了》的诗中,这样描述了他当时的无奈、无助甚至绝望。
满怀悲伤却未放弃梦想
但是,悲伤与无助并没有将他打倒。尽管上课时他几乎听不见老师在讲什么,尽管他甚至一度想到过死,但最终他还是克制住悲伤,努力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和绘画特长,他被分配到原大冶县卫生防疫站从事美工工作——那时防疫站常出宣传画。但领导考虑到他与外界交流不便,安排他当打字员。那时打字员大多是女性,他也因此听过一些风凉话。片刻心酸后,他又反过来安慰自己,正好多了一次学习另一门专长的机会。
于是,他每天起早贪黑学习打字技术,甚至还向打字机生产厂家索求机械图纸,自费到上海打字中心参加学习,提高打字技术。就这样,他的打字水平很快大大提升,在全县名列前茅;他还学会了修理打字机。善于学习的黄艺豪,随后还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本《中文打字技法》书稿。后来该县科协还将该书稿打印成册,成了全县打字员的“教科书”。
黄艺豪的努力,可不止在工作上。对于自己热爱的美术,他也一刻都没停止学习。业余时间,他自学美术理论,通读《绘画构图法技巧》《西洋油画技法》《雕塑技法》等专业绘画书籍,以提高绘画水平。
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黄艺豪报考了杭州的美术学校。1985年,他收到了来自中华高等专科学校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尽管他最终没有去读,但堵住了那些说他“不是画画的料子”的人的口。
1996年,他在当时用电脑的单位都很少的情况下,自费去武汉买回一台家用电脑和扫描仪、打印机。当时完全不懂电脑的黄艺豪,就是靠着摸索学会了用电脑。如今,他能熟练地利用电脑进行艺术创作。
痴迷艺术创作孜孜不倦
“他白天要上班,晚上常画画到凌晨两三点。”18日,大冶市残联理事长肖佳平说,那时黄艺豪叫“黄大路”。54岁的肖佳平,跟黄艺豪有近30年交情了,对黄艺豪的情况很了解。
肖佳平年轻时起就爱好艺术、文学。业余,他热衷于绘画和写故事。1987年,他听说了一些有关黄艺豪的故事,便特意跑去“采访”他。采访中,黄艺豪的经历让他很是感动,很快写了一篇题为《聋子的“登天之路”》的文章,刊发在当年12月份的《湖北青年》期刊上。
文章中介绍道,当年上半年,黄艺豪创作的连环画《悲剧是这样发生的》《皇甫谧》《灾星》等分别在《中国食品报》《盲聋之音》《中国卫生画刊》等刊物上发表。此外,他设计的作品被选用为湖北省第七届运动会会徽,他还获得过湖北省首次农村和城市居民住宅设计方案竞赛二等奖。
“人听不见了就喜欢想象,奇思妙想就成了艺术创作灵感。”对此,黄艺豪笑言,经历的波折太多,1992年给自己改了现在的名字,一盼好运,二则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
对黄艺豪来说,忙创作到凌晨是常态。去年参加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各级领导对他寄予厚望,他也因此忙得寝食难安,埋头创作,一个月瘦了十几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遇到的“诚信”主题,是他和肖佳平曾猜测的主题之一。经过整整花了4个小时的创作,他设计的海报《诚信关联社会安危》在比赛中一举夺魁。
双耳虽聋却是家人的骄傲
身为听力障碍残疾人,黄艺豪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改变了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也给予了一个正常人能给予家人的一切。黄艺豪的妻子说,因为他的努力,孩子没有因为有一个聋人爸爸而自卑,相反,黄艺豪是她和孩子的骄傲。
一路走来,黄艺豪创作、获奖的作品很多很多。第三届国际“三龙节”标志、全国第五届龙狮节节徽、湖北省第九届中运会会标、中日友好标志等作品,均出自其手。华夏东极极标、井冈山红军会师群雕、桑植中国民歌之乡铜雕、中国第一飞龙余庆雕、巴东巫峡广场腾飞钢雕,以及大名县等多个县的县标雕塑的设计,都离不开他的创意与付出。黄艺豪的艺术作品张力很大,富有想象力,常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东极极标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2008年,位于黑龙江抚远中俄边界的黑瞎子岛部分领土回到祖国怀抱。次年,我国决定在黑瞎子岛建造一座领土回归标志性雕塑,设计方案面向全国招标。得知消息后,黄艺豪以古老的“东”字与太阳组合,并配以古老的太阳鸟作装饰,设计了《华夏东极》方案。该方案在国家、省、市层层审查中,脱颖而出。如今,他设计的华夏东极极标已屹立于黑瞎子岛上。
今年3月下旬,他还作为湖北省两名代表之一,前往法国参加了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他说,这次国际比赛虽没拿到好的名次,但积累了经验,下次会有更充足的信心去参赛。
“上天对人是公平的,关我一扇门,一定会为我开一扇窗,万物讲平衡论。”回顾这些年的经历,黄艺豪说,即使身处逆境,他仍要坚持努力向上,因为终有一天会得到回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