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荆州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在5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就已经走出山洞,来到这块平坦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生存、繁衍的足迹,也创造了后来辉煌灿烂的荆楚文化。为此,荆州博物馆、荆州新闻网联手推出《国宝荆州》系列报道,《特约记者行》栏目组将遍访荆州各地,全面系统、图文并茂地报道荆楚文化。 
这个大屋内曾是原始“荆州人”的居住地 荆州新闻网消息(特约记者 山玉之子 保龄)在旧石器时期,无论是云南的元谋人、陕西的蓝田人,还是北京的山顶洞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身居优越的山区,山区有天然的山洞为他们遮风避雨,山区也有天然的石头作他们打制工具的材料。 
可是在一马平川的荆州,人类靠什么生存?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义无反顾地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向一览无余的平原进军。鸡公山遗址的发掘,堪称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它向人们展示了原始人类从山地走向平原、从山洞穴居到平地起屋的发展历程。荆州,填补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空白。 
用塑料布覆盖着的遗址现场 鸡公山并非一座山,1992年在修高速公路时发现了它,它就坐落在荆州小北门外4公里处的郢北村,“山”高不足6米,数年前,国家拿出数百万元建起了一个“大屋”,“大屋”内就装着原始人的小“屋”和一些石制品,不用说,这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小“屋”和石制品,就是最古老的“荆州人”生活和工作的遗迹。 
当年鸡公山发掘时的地貌 遗址内发现有由5个砾石围成的圆形石圈和脚窝等居住遗迹,石圈直径约2米,其内放置有少量尖状器和砍砸器。据专家推测,石圈应是当时人类居住的圆形窝棚的遗迹。遗址中还出土有石制品数万件。此外,在遗址的南部还发现有一处石器制作场所。 
原始“荆州人”在鸡公山留下了规模宏大的石制品和石材 据荆州博物馆副馆长刘德银介绍,这些遗址上的大多数石制品都是砾石制成,砾石(包括鹅卵石)在荆州大大小小的河流中都能找到,可见“荆州人”的石制品都是就地取材的,这为原始人类在荆州安家创造了条件,从此,采集渔猎也开始向种植农业和畜牧业转化,这也为后来的楚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鸡公山遗址尚未对外开放,除部分石器存入博物馆外,大部分石器的成品和半成品留在现场,并用塑料布覆盖了整个遗址,待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后,鸡公山将作为一处文化景点对外开放。 
这是“荆州人”打制成的最原始的石器,用它来切割食物,挖掘植物块茎。 
“荆州人”不简单,这么锋利整齐的石头是用石头打出来的呀! 
原始“荆州人”生活和工作的想象图 
石器是这样制作的 (荆州博物馆荆州新闻网联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