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麦田阳光 于 2016-5-3 16:22 编辑
自2001年构想,到2008年韩国导演赵廷来完成剧本(主角英熙就是以慰安妇姜日出为原型),却一直没人愿意投资。因为这样的剧本不够商业、没有大众性、题材太敏感。叩不开投资人的门,只能上网发动众筹。截止到2016年2月,前后有7万5千多位网民募集了12亿韩元(约700万人民币),才得以拍完。为省钱,大多数演员、工作人员都是无偿工作。 好不容易拍完,又找不到发行公司。制作人林成哲说,他们当时已经想好了下下策:真找不到发行公司,就将影片在youtube上公开。因为,比起卖票赚钱,他们更在乎让电影被更多人看见。 ----《鬼乡》拍摄上映之艰难过程 独自一人在宿舍观影完必,已是深夜,正值窗外狂风暴雨。如同此时的心情。胸中愤懑郁结,难过得无法言说。 《鬼乡》整个画面音乐意境优美而悲怆!而不是象国内拍出的单一赤裸血腥猥琐龌龊,叫人不忍直视。美极了的宁静家乡,清纯活泼的贞敏,严母慈父温馨的农家,与日军地入侵和残忍暴行,形成巨大的反差。 有时也以倒叙的形式来回忆。借以现代社会招亡人魂魄的“神婆”的身体和灵魂,来与几十年来惨死异乡的“贞敏”们交流沟通。最终引导她们流离失所半个多世纪的亡魂回归故里,逝者安息。 没有控诉,没有歇斯底里,执着而坚韧,令人悲伤到肝肠寸断......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严谨的高口碑有良知的电影。联想起国内一些同类题材的海量影视剧,暴力血腥色情赤裸的宣传词与荒诞搞笑的场景,让人感觉不是在消费战争,就是在剥削民族的苦难。每每观影,如坐针毡。直想痛斥这么多垃圾不如的东西竟然都能审核过关,堂而皇之地消费大众。 想起《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的著作者,美籍华人张纯如。2004年11月极度抑郁自杀。她曾说:忘记南京大屠杀,便是第二次屠杀!真实的人性从来经不起直视和考验么?是否越深究越是让人失望和胆寒,越没有活下去的愿望与勇气呢? 不管怎样,好的电影还是需要人们来看的。无论它是有多么悲伤。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2016.5.3.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