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徐太三叠潭传统民居修复工程开始动工,它属于徐太三叠潭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的其中之一。目前,八家巷、务本堂、文化休闲广场已基本建成,民居修复完成30%,徐太三叠潭生态旅游景区预计在2018年对外开放。
古民居融合徽派和赣派两种风格
徐太三叠潭生态旅游景区计划投入1.8亿元,将打造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科普教育文化园两大园,加快复建徐太村古村落、兴建中国第一家古建博物馆和果城民俗博物馆、以及花卉苗圃基地。建成后将成为集旅游、古建研究、实习、影视拍摄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充分利用古建优势,把产业优势和特色文化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让殷祖古建之乡的发源地名至实归。
据了解,徐太三叠潭传统文化风景旅游区,地处重峦叠嶂的幕埠山余脉,中原通往两广的刘海港古驿道贯穿其西,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文底蕴沉积丰富。区内有众多的乡村传统建筑群,呈现出数百年的流金岁月。
这次修复的古民居,皆为前人留下来的建筑,有曾经招徕商贾云集的八家巷、有培养出革命先烈的双翥阁、有迎来送往旅人的东凉亭……由于徐太村先人多为下江南的客商,因此这里的民居风格多受徽派和赣派建筑影响。
当地居民徐新洋告诉记者,在这里的环境里让人发幽思以静心,洗滤尘嚣,完美体现了古朴的民风和智慧。这项工程建成之后,将是徐太三叠潭传统文化风景旅游区的重要景观,肯定会吸引四方游客。
景区建设实际带动村民就业致富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五庄村两委的全力部署下,从2014年6月起徐太湾理事会就组织力量,筹措资金,带领全体村民积极开展徐太湾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
景区建设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该项目负责经理石荷芬表示,通过对古民居的修复以及对村庄的改造、整治,改变了村里住房散、乱、旧、差的情况,今后还可以通过成片的古村落突出该村大冶古建之乡的名片,印子粑、烧酒等土特产也可以销出去,带动村民致富。
记者了解到,通过开荒整地造林,徐太湾从农民手中流转已闲置的荒山荒地达500亩,种植了名贵苗朩,稀有蔬菜,油茶等,让农民创业就业、增加收入。
徐太湾理事会负责人徐维昌说,现在施工期间已经安置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现在村民们基本都有事做,农家乐做好后还有更多工作岗位,在外老板也会回乡搞旅游投资,大家对美丽乡村建设充满信心。”
目前,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八家巷、务本堂、文化休闲广场基本建成,民居修复完成30%。据悉,民居修复预计明年就可完工,但不会立即对外开放,将会配合景区整体安排,徐太三叠潭生态旅游景区预计在2018年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