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轰动一时的河南农民工张海超被迫采用“开胸验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确患有职业病。随后,2010年底我省出台了《湖北省贯彻实施<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实施意见》,2011年12月31日出台了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长期存在的职业病防治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然而,职业病这种工作中的“隐形杀手”却威胁着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生存状况。 常见的职业病有10大类共132种,我们最常听说的就是尘肺病,长期处于尘埃的环境内,患者因吸入大量灰尘,导致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形成纤维化灶,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最后会因肺功能衰竭而死,而目前医疗水平尚无法根治。还有一种呈增多趋势的新型职业病“噪声聋”,当劳动者工作环境中噪声分贝大于或等于85分贝,不持续佩戴耳罩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就会对听力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耳聋。 随着职业病例的出现,很多企业也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在员工入职、在岗、离岗时进行健康体检,并定期展开职业卫生培训,发足防护用品等。然而,当问及到具体的如职业卫生等情况时,却往往没有一个具体而可监控的措施,一些企业的消毒碗柜没有实际打开消毒,对职业卫生的管理不重视,直到出问题的时候才后悔。当然,也与部分员工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关,虽然企业再三强调要佩戴防护用具上岗,但没有人监管的时候,他们就悄悄摘下防护用具,最终导致职业病的上身。 虽然我省在职业病的防治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职业病防治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企业和员工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在职业病的防治上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在大病医疗救助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机制,配套专项资金;对于企业而且,加大宣传力度,落实主体责任,定期安排员工参加安全知识讲座、健康体检等;对于员工个人,严格按照安全制度佩戴防护用具,时刻关注身体健康,同时,如果职业病上身,也要积极的寻求支持,进行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