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
贵宾
   
- 积分
- 138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五一回家,一家人围着桌子吃早饭,屋外飞进来两只燕子,扇动着翅膀,喳喳地叫。墙上日光灯管的一端,已经粘上了一层野草泥巴一样的东西,在我新房的墙壁上,显得很刺眼。
女儿习惯性的就放下了碗筷,挥着双臂驱赶起来,侄女也来帮忙,不停地发出驱赶之声,燕子惊慌一阵飞了出去,大门“啪”地一声被关上了。
两姐妹“得胜”了似的,欢喜着说开了。女儿说,燕子上回飞到二楼去,我和妈妈赶了好半天才把它们赶出去,然后就把门关上不打开了。
侄女说,燕子昨天飞到我们那边,也被我爸爸赶出来了。
大白天关着门,一家人躲在屋里吃早饭,我觉得有点滑稽。母亲说,村里人白天都关着大门,怕燕子在屋里筑窝。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我们便盼望着燕子飞回来,唱着“小燕子穿花衣”的歌,高兴地看它们在自家的屋梁上垒窝,尽管每天落在屋里的鸟粪发出阵阵异味,大人小孩们却不为此感到厌恶。农村有个说法,燕子在谁家垒窝,谁家就家庭和睦,家业兴旺。所以村民们想方设法也要在高高的屋梁上给燕子提供一处地方;下地干活,锁门时也会自觉为燕子备一道出入的缝。
对于那些燕子不来垒窝的家庭,是很苦恼的,比如说我们家,因为住的是一间小平顶房,墙顶和四面光溜溜的,燕子进屋飞了一圈就走了,父亲就很苦恼。他学别人找来一段小木方,钉在墙壁上,给燕子镶了“宅基”,第二年,一双燕子便欣然地住了进来。
其实那时村民们对待燕子的热情,并非因为那个迷信的说法,而是因为他们思想淳朴,善良,内心还未受物欲社会的污染。而现在,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住进了新楼,对小动物的那份珍爱之心却渐渐淡漠起来。
就让燕子在家里筑窝吧?我征询家里人的意见。大学生的侄女对我的“奇思”感到不能理解;母亲收拾碗筷去厨房,没有出声,她不嫌自己养的小鸡小鸭把屋子弄脏,但让燕子在新房里垒窝,她不知怎么表态;父亲似乎沉思了一刻,说,有些地方的燕子是在屋檐下筑窝的。
我相信父亲的话,确实有地方的燕子是在屋檐下垒窝的。在上小学时,就读过一篇作文,作文里就是这样说的。我们还问老师:燕子不是在屋梁上筑窝吗,怎么书上说的是在屋檐下?当时老师也感到奇怪。
让燕子在屋檐下垒窝,倒是一个折衷的办法。我在屋檐下巡视一番后,就找来一截小木棍,钉在了屋檐的角落里,希望燕子能够明白我的心意。女儿似乎受了我的影响,也同情起燕子来,她问,爸爸,燕子不来垒窝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苦笑着说,在上面挂个牌子,提醒一下燕子吧。
当天下午我就离家来了武汉,再没有过问燕子的事,我知道家里人和村里人是绝不会让燕子在新房里垒窝的,如果我打电话回去问,一定会引来家人的责备。所以对于燕子的命运,我是无法把握的。
时代有变,人心有变,春来的燕子,你将在哪里垒窝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