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注 杨光照,男,汉族,湖北省丹江口市(原均县)人,1920年4月5日(农历)出生,1939年冬应征入伍。部队番号:远征军第6军炮兵14团1营3连。老人已忘记军长师长名字,团长叫杨中华(音)湖南人,连长李伟(音)湖南人。 1944年冬,老人所在部队与日军在松山展开正面交锋,经过数月殊死奋战,最终大胜。亲自参与并胜利完成了决定全国战局胜败的惠通桥炸毁任务。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70余年来贫寒、孤寂而安之若素。 2014年,民间组织通过走访,发现了这位隐没在民间的民族英雄,并上报了有关部门,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团的关注。
一见英雄一泫然 ——抗日老兵杨光照96岁生日行侧记
还是草长莺飞的暮春,还是那个静卧在山腰的小院。绕着小院东边的一大片油菜已经成熟,秸秆被密实饱满的籽荚压得匍匐在地;院边正对着大门处,几株月季开得正艳,一朵朵在风中招摇。近午的阳光已有些燥,杨爷爷依然穿着胸前绣有“抗战老兵,民族英雄”字样的棉背心,孤身坐在门前靠左离墙约1米远的小木椅上,神情淡定,仿佛周边的一切都不存在,似乎忘却了人间冷暖。我们的到来,给了老人些许触动,眼神中跳跃着一丝喜悦。
七手八脚把一应物品搬到屋,雪空雁航、楼兰青妖、简单最美就抢着去烧火、洗菜、做饭。剩下的就围在了杨爷爷身边。
别争了,我一个人能行!
你能说青妖这神情不跟杨爷爷面对日寇扣动扳机时一样样的吗!
杨爷爷的身体已大不如去年。一问才知,老人家4月2日中风了,送到医院拒收(想来不是莆田系的)。好说歹说收下了,4月20日又下了病危通知书,坚决要求家属给办了出院,让回家等死。回到家,家人把寿衣、寿器后事都准备好了,第二天老人家又奇迹般地好起来了,上厕所还不让人扶。只是状态已不复如初。
我无语——忖度杨爷爷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
饭好了,我们都去端菜、端饭、备餐具。杨爷爷落单了:这神思,飞到了哪年哪地;这神情,该如何解读?胡诌七律一首,料难合英雄未已壮心,瑾表敬意!
又见老兵 少年徒步赴边关,马革裹尸心未还。 六载忘死驱倭寇,一朝功成眷家园。 荡胸尽沥屈辱下,贫身徐行草莽间。 自谓八风吹不动,一见英雄一泫然。
开饭了。蛋糕是曙光队员简单最美定做的。菜品都是曙光队员雪空雁航的杰作。一应食材则都是曙光队员康乐居品牌家具广场慷慨解囊。满桌的都是——爱!
等蜡烛吗?杨爷爷吹蜡烛那叫气定神闲啊!可惜我们都被美食诱惑了,忘了拍照。
 拿蛋糕时,简单最美火眼金睛,一眼发现题字中忘了“民族”。那可不行——重振!
老兵午餐---红烧肉
老兵午餐---松鼠鱼
相聚苦短。离别留影,可以从杨爷爷的眼中读到不舍。几个队友还要赶回去上班,匆匆别过。青山在,水长流,谁说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杨爷爷,曙光爱心服务队将以微薄之力,伴随您——英雄百年!
图/水蓝鸢尾 文/独上西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