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听雨 文/张贵勤 (图片来自网络)
记不清是哪位作家说过:“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湖的宁静与从容,能够使人心境宽阔,淡泊澄澈;临湖而居更是很多人追求的极致生活方式。
我家就在东湖边。
古时候,大多文人墨客爱好泛舟湖上,赏湖景,或把酒,或品茗,别有一番情调。赏乐之余,难免以诗词歌赋来抒怀表意,白居易的“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苏轼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如果说临湖而居是一种奢侈,那赏湖听雨便是一种享受了。
听雨须在有意无意之间,或是夜里,一觉醒来,朦朦胧胧中听到那细长悠绵的吟咏;或是看书到深夜,昏昏欲睡时,一声声甜蜜轻柔的低语钻入耳廓,那感觉就像丘比特的神箭刚刚射中你的心扉一样......
初夏, 丝丝的雨,飘落湖心,一夜无眠;丝丝的雨,青瓦白墙,低头探窗,几多情事依依话长,痴望凡尘缕缕残香。
比较喜欢那粘身的丝雨,缠绕不去,浑不觉还能湿了衣衫。闲闲散散的心,看日子在脚下,串成音符,身后响起千千阙歌。飘落的时光,散在手心,轻握之间,已成那极好的篇章,静静放在角落。 就想这样,让自己在湖边随意走走,走得只听见自己的心跳。 就想这样,没有羁绊,脱了俗务杂事,只让那丝雨轻伴。
三伏天,雨不再丝丝密密的,下起来总是酣畅,急行军一般。夜阑卧听,哗啦啦!哗啦啦的,舒缓绵长。
听雨,适合怀旧。
想起小时候住在漏雨的小瓦房里,只要一下雨,家里的锅碗盆瓢全派上用场,大人们急得跳脚,我们却觉得蛮好玩,可以光着脚丫相互打水仗,还可以折叠纸船在接有雨水的盆子里玩划船。而且,那时候的雨听起来与现在的有所不同,雨点落在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雨赋予瓦以节奏感,其声如乐,珠落玉盘一般。雨后,瓦上的浮尘尽数被冲刷一净,浮漾着湿湿的流光,屋檐上的瓦楞草格外青翠。
虽无山,有水的东湖也意趣无限。晴天,你可以登上湖堤闲游,看戏水的鹭鸶和成群的野鸭,也可以约三五好友,棹一叶小舟,钓几尾湖鱼,坐在船头,品着美景,“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酒不醉人景醉人。雨天,你只管醉卧听雨声。一场雨,生着青烟,流淌成墨色山水。此时,时光静谧. 宜听雨赏湖,轻响曼妙。
来吧!来东湖听雨,回归自然,接受雨的洗礼,演绎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