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卫冬 实习生秦丹茜 通讯员徐德放 汪国俊 来源:孝感日报 2016-08-05 第04版:民生新闻
本报讯 记者卫冬 实习生秦丹茜 通讯员徐德放 汪国俊 建设垃圾处理场,对城镇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本是保护环境、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安陆市城区垃圾处理场在渗滤液处理设施生化池底部私设暗管,绕过环保部门的在线监控设施,违法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向外排放。记者8月3日从安陆警方获悉,安陆市首例违法排污案已侦办完毕,垃圾处理场现场负责人已被依
法拘留。
日前,孝感市环保局向警方移送了一起违法排污案。据孝感市环保局向警方提供的文书称,今年3月18日,孝感市环保局环境监测支队的执法人员对安陆市城区垃圾处理场进行现场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虽有马达轰鸣,但却见不到处理过的污水正常排出到渗滤液处理设施内。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执法人员的警惕,执法人员怀疑垃圾处理场私设了排污暗管违法排放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
据环保部门专业人员介绍,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过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降低有害成份后才能进行排放。
经过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在渗滤液处理设施生化池底部发现了一条私设的暗管。这条暗管绕过废水总排口中的环保在线监控设施,直接将生化池的废水向外排放。经孝感市环境监测站对从暗管偷排的污水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采样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浓度为3510mg/L、氨氮361.25mg/L、总磷6.1mg/L、PH为7.71。其中COD超标34倍、氨氮超标23倍、总磷超标3倍。
不久前,孝感市环保局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国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经公安机关实地侦办查明,私设的暗管绕过废水总排口的环保在线监控设施后,最终通过管道排放流入府河。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垃圾处理场现场负责人王某某终于不得不承认在去年8月间利用设备改造的机会,私自加装暗管违法排污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