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379|回复: 1

[时事评论] 南宋的两位大冶县令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11-10 18: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刘法绥)清同治《大冶县志·秩官志》在“知县” 一栏的宋朝里,记载了三位县令:潘子韶、毛友、莫抃。同时,文中载明:前一位出自王质的文章,后两位是《州志》的记载。新编1990年版《大冶县志·历代县府主官》里,“宋朝县令” 仍为这三位。
   笔者在偶读杂籍时,不意间发现了两位南宋的大冶县令。现将有关资料抄录,聊补古今志书漏载之万一。
   一位是绍兴七年(1137) 的郑梓。《宋会要辑稿· 职官四十一》:“绍兴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工、吏部状省批下提点铸钱司中契勘江西路兴置江州广宁监、 抚州裕国监、 临江军新喻县丰余监、兴国军大冶县富民监,岁铸钱三十万贯……八年三月二十二日,诏知江州李木、 通判蒋该,知兴国军向澹、 通判王杞,知大冶县郑梓, 各特降一官,以逐监鼓铸钱亏额。提点江璆按奏,故有是命。”这则记载,至少提供了三点信息:一是当时大冶县令姓名——如《兴国州志》上无知军及通判姓名,亦可补阙。二是经济上,古代冶铸的考古资料丰富, 而文献资料的发掘相形见绌,记载明确了钱监的年铸币数字。三是奖惩制度,亏损就降官,问责措施切实执行。
   另一位是吴江人王份。此人颇不简单, 是园林艺术家、文化名流。范成大《吴郡志》云:“ 三高祠,在吴江县垂虹桥北,即王氏癯庵之雪滩也……癯庵在松江之滨。邑人王份,有超俗趣,营此以居,围江湖以入圃,故多柳塘花屿。景物秀野,名闻四方,一时名流喜游之,皆为题诗。园中有与闲、平远、种德及烟雨观、清风台、郁峨城、钓雪滩、癯翁涧、竹厅、龟巢、云关、缬林、枫林等处而浮天阁第一,总谓之癯庵。份字文孺,以特恩补官,尝为大冶令,归老焉。”文中三高祠是著名景点,祀春秋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绍熙二年(1191),大词人姜夔过访范成大时,到此游后写有七绝《三高祠》:“ 越国霸来头已白, 洛京归后梦亦惊;沉思只慕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看来,“名流喜游之,皆为题诗”并非虚言。范成大应是常客,否则,庵内格局景点无法写得那么详细。王份作为文学沙龙的主人,当然是文化名流。直到今天,吴江仍有多处名胜景点,如闻名全国的同里镇退思园,又如镇上南社发起人之一的陈去病故居百尺楼;还有黎里镇上柳亚子故居等。不知它们是否有在癯庵废墟上兴建之者?
   王份不是科举入仕,而是“特恩补官”, 这就有可能是买官。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果如此,他要收回投资,必然处心积虑地搜括治下的百姓。那么,癯庵就是大冶百姓的血汗所建——当然,这只是无资料依据的推测。“特恩”也许是祖上有大功而荫及子孙。例如, 明朝兴安伯徐祥,他的后代中有个过继的徐良,50岁沦落到在南京大中桥替人挑水为生,都督府了解到他是徐祥的后人,立马让他扔扁担,去“签书南京中府”。事见《明史·徐祥传》。
   上述两则关于南宋大冶县令的记载可信。 前者是朝廷档案所记,后者是同时期的本地人所记(范吴县人,王吴江县人,同属苏州),当不致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63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15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11-12 2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异地任职还是必须的
永护我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