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6
中士
 
- 积分
-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黄柏园尽出人物,哪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太婆,也是出口成章的。比如,我今天说的贾老婆婆,就是一个如此的人物。
听老辈古人讲,贾老婆婆不姓贾,是不是姓曾,好像也不是。也许她男人姓贾,嫁了男人,就随夫姓,可能大家就喊她贾老婆婆。如果她姓曾的话,乡下人为了避讳,真的反义词就是假嘛,也许也就喊她贾老婆婆,一点也不奇怪。
贾老婆婆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她生性聪明,能说会道,也会打算盘(会算计的意思),黄柏园远近闻名。很多好角色的人都倒在了她的手上。
你看嘛!那一日隔壁邻村的黄大叔家娶儿媳妇,正好赶上贾老婆婆也去喝喜酒,大家都讲奉承话,当然大家也都在一起开玩笑。
因为贾老婆婆又矮又麻,样貌特别的丑。于是,几个好事者开始说些关于麻子,矮骡子,精怪这类的话,听得贾老婆婆好不自在。
更有甚者,伍老火这个人讲话就没得水平:“我看啊,黄瓜,茄子跟种做,老鼠子生儿就只能打洞洞!么子瓦窑出么子货!”明眼人一听这就是在挖苦贾老婆婆。哪知道今天,贾老婆婆也有翻身的一天。
“我看黄瓜茄子跟种做,那也得看哈是什么种子,我贾老婆婆虽然样子撇了点(即形象不好看的),我那个窑窑不浪们的(即不怎么样的意思),但烧出的坛坛罐罐尽是好货,不像有的窑窑尽出些金刚杂货(即品质不好,品相不好的意思)!”。伍老火一听,自讨没趣,话也没吃完就灰溜溜的走了(伍老火的老婆生的儿女不是跛子,就是聋子)。
其实,明白人都知道,贾老婆婆的两个儿子,三个女人,搞的搞工作,当的当干部,贾老婆婆这几十年简直是活在福窠窠里的(即享福的意思)。
从此往后,黄柏园流行了一句话:贾老婆婆生儿——窑窑不浪们的,烧出的坛坛罐罐尽是好货。
据说,刚分下户没多久,物资生活还有点紧张。贾老婆婆原先人口多,做事的人少,手边的东西不多。每次家里有客人,或者请人做帮手时,一般人在她都吃不上夜饭的,为什么呢?
因为两口子每次在夜饭时,不是打架就是扯皮,搞得帮忙的人,走亲戚的人,拉劝的,解交的……最后呢,大家也都没得心思吃了。
于是,原先那些人本来想去打一餐牙祭的,吃顿好的人都没得心思了,于是黄柏园的坊间传说这样一句话:贾老婆婆打牙祭——是浪格意思(即表示一哈,没实际行动的意思)。
这一年,刚好乱七毛,狗老三,顺道弯,铁拐李七八个棒小伙子在贾老婆婆家栽秧子,晚上又是一顿好生活,炖鸡子,煮鸭子,还有半边猪脑壳肉,葩落落的,还有油豆腐烧腊肉,海带炖腊蹄子,还有放在桌子边上的十斤包谷老烧酒……
贾老婆婆在晚饭没有开始之前就盘算好了,晚餐时,如何找她老公的歪(找茬的意思)。看他哪里不顺眼,就乱天骂起来,噘(也是骂的意思)起来,好等帮忙的拉劝,最后走了,贾老婆婆全家再来慢慢的吃一顿好的。
于是乎,晚间的骂战按照原计划开始了。贾老婆婆一个爹的,一个**,把她老公的祖先都骂了个遍。枪打的,炮打的,死万人的,着红炮子穿心的……能骂的都骂了,她老公也不示弱,与她对骂,娘买x的,**养的……还准备动手打人。
今天真是意外,要是以前,早就有人上前拉劝来了。可是,今日,却没见一个人上来……
你看,乱七毛,狗老三,顺道弯,铁拐李七八个人,一个人一碗酒,一双筷子正在堂屋中间大快朵颐,仿佛把她两口子当做空气一样。桌子下面,剩下了一大堆鸭子,鸡子骨头,那个包谷老烧酒,早已经见底了……
情急之下,贾老婆婆喊:“砍脑壳的,你还吵你屋妈那个X啊,他屋几儿子各吃完了,东西救不到了啊……”。听见贾老婆婆喊,贾老公也连忙跑出来,蹲在桌子边,吃着剩下的残羹冷炙……
于是,黄柏园又流传着一句话:贾老婆婆栽秧——各救不到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