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观是继太乙洞、飞仙洞之后开发的又一旅游胜地,它位于咸宁市龙潭乡蒋家洞村,占地约20余亩。因其风景秀美,且颇具传奇色彩而倍受游客青睐,每年前来此地游玩的游客达10万余人,人们不仅为其独特的景致所陶醉,同时也为它的神奇来历而痴迷。 太乙观地处全国“楠竹、桂花之乡”,湖北省“全国温泉之乡”咸宁温泉之太乙山上,与楚天第一洞“太乙洞”首尾相应;距邻武汉东南方80公里路程,是107国道、京珠高速与京广线的要口,是湖北省道教著名宫观之一。 此处千峦环翠、万壑流青,相传远古有道教玉清尊神“太乙救苦天尊”曾降此山太乙观、太乙洞修炼仙道而名传千古,至今太乙洞中依稀可见天尊入定石像。太乙观始建于南宋梁武帝天监年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太乙观占地约20亩,主要建筑有灵官殿、财神殿、太乙殿、慈航殿、太乙书院、药王洞(妙应真人滋养酒)、步云长廊、娘娘殿、太乙山庄、道教养生素菜馆、飞仙阁等。 太乙观初名为万岁观,唐高宗时改万岁观为太乙观至今。《咸宁县志》卷四载:晋代时有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曾至此云顶炼丹,晋成帝咸和五年 (公元330年),葛洪曾闻交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以往咸宁太乙山采料炼丹,一次丹炉颠倒致此地形成温泉至今。 千百年来,兵火屡劫,古观也未能幸免,曾屡遭兵焚,太乙古观也被沦为废墟,时至1995年6月,由道教信士蒋兴永先生个人感仙人之德,发愿挥巨资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建“太乙观”而成其万世之功德。 整个庙观建筑仿明清古式,一进三重依中轴而建,殿宇雄伟,古朴庄严,碧拱飞檐,层层递上。 今天的太乙观不仅是道教修炼仙道、礼神朝真、彰显道家仙迹的清净圣地,也是调养心性,积德行善,了解道教文化的福址宝地。 2016年12月30日参加荆楚网东湖社区年会的网友们,慕名探访了湖北道教圣地——咸宁太乙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