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促进清江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强城市防洪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去年,州及恩施市党委、政府决定实施清江恩施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拟修建拦水坝、打造游船、建设旅游码头,加强清江河道治理、实施污水管网改造、美化亮化两岸景观。2016年初,恩施市开始实施东门橡胶坝改造工程、清江城区段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东门大桥加宽工程三大工程,主汛期后一度停工。目前,以上三大工程进展情况如何?2月22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东门钢板坝工程
4月15日可蓄水
东门橡胶坝改造工程预计总投资3500万元,即利用原有橡胶坝坝基建设坝高6米的钢板坝,分为原水电站流道及厂房上部结构改造、主河道内原橡胶坝改为液压钢板坝两项工程。该工程于2016年1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4月15日前橡胶坝改造工程水下主体工程完工。
2月22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东门大桥下游的河水已通过围堰引入导流洞,伫立在河中央的钢板坝已具雏形,河道里有几名工人正在施工。据该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张志国介绍,2016年10月15日汛期结束后复工以来,施工人员对主围堰进行再次合拢,对上下坝体及导流洞进行清淤疏浚。截至目前,由9块钢板、18个液压启闭机组成的钢板坝的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基本安装完毕,正在进行联合调试,预计4月15日之前工程完工,可正式进行蓄水。
汛期来临之前
两岸污水管道将变美观
“清江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又复工了!”2月中旬以来,州城亲水走廊过往的市民纷纷被河道里施工的挖掘机吸引。
清江城区段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分东西两岸实施,总投资约1.2亿元。东岸污水管道改造总长度为4.3公里,起于施州大桥,止于钢板坝,设计为管径1.4米的钢管。西岸污水管道改造总长度为6.3公里,起于金山大桥(二水厂前),止于大沙坝污水处理厂(高桥泵站),设计为管径1.2米至1.8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此项工程于2016年2月23日开始施工作业,去年4月15日前基本完成了两岸的管道铺设。
据恩施市住建局副局长陈竹介绍,自去年10月15日复工以来,东岸工程完成了4.3公里的管道铺设、新旧管道联通切割、过江管道汇通、沿线排污进管等建设内容;西岸工程完成了5.8公里的管道铺设、五工区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造价编制,明确了穿钢板坝段建设方式,实施了穿钢板坝段的地勘。为应对河道水流冲刷,特别是主汛期洪水的高强度冲刷,保证两岸管道的正常使用和运行,目前施工方正在对两岸管道基础实施全线保护工程,同时用鹅卵石镶嵌管道基础迎水面,并在适当地段增加梯步,既达到美化效果,又方便市民亲水需求。预计4月15日主汛期前,可全面完成两岸污水管道基础保护工程,力争剩余工程内容于今年内建设完成。
东门大桥加宽工程
已完成4个桥墩施工
东门大桥老桥位于州城主城区,上跨清江,呈东西走向,西接中山路,东接东风大道。老桥于1997年建成通车,桥跨布置为预应力砼T梁,桥梁全宽13.5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双向两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需在既有东门大桥清江上游侧拼宽一幅桥梁,拟对老桥改造利用,在老桥左侧(清江上游侧)新建半幅桥。新建东门大桥与老桥跨度、结构保持一致。改造后的东门大桥全宽23.5米,桥长175米,为双向四车道。
东门大桥加宽工程总投资3185万元,于去年3月18日开始施工。据该项目经理谢继民介绍,截至目前,已完成水下2、3、4、5号桥墩及盖梁施工,下一步将完成0号台、1号墩、6号台的浇筑。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清江恩施城区段保护与开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除目前正在实施的东门橡胶坝改造工程、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东门大桥加宽工程外,下一步还将实施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其规划方案正在修改审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