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应城市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增绿为目标,强化措施,促进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迈进。
大力推进湖泊拆围,实施湖库“禁投”,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渔稻综合种养、水产品加工及渔业电商模式,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通过一系列举措,应城市力争实现全年放养面积19.75万亩,水产品产量7.82万吨,渔业总产值25.9亿元。
改善渔业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该市通过强力推进湖库整治工作,保护渔业生态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湖库拆围总面积9384亩,其中天鹅镇已拆围4000亩,郎君镇已拆围5384亩。同时,全市所有湖泊、水库一律禁止投肥(粪)养殖,全面推行生态健康养殖。
应城市制定了拆围水域生态修复方案,采取增殖放流、种植水草、底播贝类等方式,逐渐缓解围栏围网对水域的污染。同时,抓好拆围后水域的合理利用,立足现有条件,做好拆围后水域的养殖规划,构建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持续开展大规模渔业人工增殖放流,有效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开展龙赛湖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富水河斑鳜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重点打击老县河、府河、汉北河、重点湖库等公共水域的非法作业行为,保护渔业资源。
该市还注重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列支100万元扶持稻渔综合种养,继续实施“以奖代补”,力争2017年年底实现生态种养面积8万亩。
通过抓生产,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水产苗种专项整治,从源头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渔需物资市场监管,保证渔业投入品安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确保合格率达100%。
为了继续扩大全市水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含金量,应城市注重提升渔业科技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市16名渔业科技人员,联系科技示范户160户,“一对一”开展技术服务。持续开展新型职业渔民培训,计划培育新型职业渔民900多人。积极引进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计划引进新品种2000多万尾,引进20多种新模式。大力发展网络服务,发挥手机短信平台、“渔政E通”的便捷功能,及时有效地为广大渔民服务。认真做好渔情信息采集和病情测报、预报工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