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64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
本帖最后由 马坪文化学社 于 2017-7-29 10:45 编辑
始迁祖
○陈导,南昌人。以乡荐任云梦县训导。坐迎南下王师缓,罚戍,流寓应山。蒙宥,遂家焉。
第二世
○陈昌,陈导次子。以武功为百户。饶喜施予,称长者。当积雪时,破雪伺冻鸟雀,存活无虑万万。生八子,俱以儒起家。
第三世
○陈杰,字英世。陈昌之子。成化十三年(1477)贡生。丰城知县。
○陈俨,字世敬。陈昌第六子,陈杰之弟。正德元年(1506)贡生。任沧州训导,调任广西武宣训导。嘉靖七年(1528),以子刑部江西司主事陈之良,赠刑部江西司主事、承德郎。妻朱氏、刘氏,赠安人。
○陈伟,字世英。陈昌之子,陈俨之弟。正德五年(1510)贡生。
第四世
○陈之良,字伯善,人称“比部公”。陈俨之子。随州学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科举人,嘉靖二年癸未(1523)科进士。初授工部主事,管北徐、吕梁、洪旧水利,可取者盖革除之。转刑部员外郎、郎中,谨克任法,不畏权贵。时给荐陆灿、行人岳伦等疏宰执行专权纳贿,下刑部推掬之。公掬审得实,复奏。未几,张迁内阁,公遂落职。当堪问张桂时,始不屈朝廷法,以觊吏部,终不以杖逮乞哀柄人,一时辈下目公为奇男子。居家四十余年,卒。督学蔡公移檄本府云:方张桂用事时,议事忤权落职者,今已录且恤矣。刑部陈先生事亦奇伟,何以不白于今日。又四年,知县张博申举,得祀于乡贤祠。原配朱氏,封安人。二室危及廖。生子八,各有声诸生间。与严嵩、颜木交游,多有唱酬。撰有嘉靖《应山县志序》。清康熙《应山县志》卷三《乡贤》有传。
○陈之辅,字伯棐。陈伟之子,陈之良堂弟。随州学正德八年癸酉(1513)科举人,嘉靖八年己丑(1529)科进士。博学洽闻,能为古文辞,尤长于诗。户部观政,卒于官(一说未仕而卒)。清康熙《应山县志》卷三《乡贤》有传。
○陈之维,字伯修。嘉定州同知。
第五世
○陈一捷,陈之良第四子。事迹见《陈公行状》。
○陈一葵,随州学贡生。
○陈一拯,号心一,人称“节孝先生”。陈之良第六子。幼灵敏,博学强记,下笔数千言。长益发奋,文日奇进,而才识通赡劲炼,津津乎上追东汉西晋。邑名孝廉刘敦伯化,折节事之,奉为主盟。先生顾弗屑也。益克励名行,以古人自期许。任黄州训导。万历十三年,士民同修西门外宝成桥,陈一拯撰碑记。生平详杨涟撰《黄州儒学司训节孝先生心一陈公行状》。妻张氏,生平详钱谦益撰《陈孺人张氏墓志铭》。
○陈一援,陈之良之子,陈一拯之弟。事迹见《陈公行状》。
第六世
○陈悃,陈一捷之子。事迹见《陈公行状》。
○陈愚,字元朴。陈一拯长子(独子)。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科举人。性至孝,自幼无忤容。父欲挞之,必长跪以俟,至伊颜命之起,然后起。父卒,庐墓侧,不如荤素者三年。母张氏卒,庐墓侧,斋戒亦如之。强记,读书过目不忘。中己酉科乡试。凡九上南宫,不第。尝自矢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安可为五斗米折腰也。故终于不仕。后学宪题曰“孝介先生”,檄县,祀于社。与忠烈公杨涟投契,以女配其长子。忠烈杨公遭珰祸,多方奔走营救。
○陈□(左心右鬲),陈一援之子。事迹见《陈公行状》。
第七世
○陈印可,陈愚长子。娶庠生雷一声之女。
○陈郢可,陈愚次子。娶庠生谢嘉论之女
○陈叩可,陈愚第三子。殇(夭折)。
○陈仰可。陈愚之子。顺治十七年庚子科(1660)举人。麻城县训导。撰有《应山八景诗》。
○陈氏,陈愚之女。配杨涟长子杨之易,生子杨苞。
第八世
○陈箴,陈印可长子。
○陈范,陈印可次子。顺治八年辛卯(1651)科举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