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2
少校
 
- 积分
- 9374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穿越时空赏黄梅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流传千古的《夜宿山寺》是1200年多前,唐代诗仙李白乘船来到湖北黄梅蔡山时,上山夜宿山寺趁着几分酒意写下的。
唐朝时蔡山曾经在“九江”中,立于江心洲,洲中有古寺,名为“江心寺”,李白的《夜宿山寺》即作于此。如今的蔡山,白云千载空悠悠,不见当年摘星人。
黄梅,是禅宗发源地。境内多名山古寺,山清水秀,禅宗文化底蕴深厚。唐宋以来,许多诗词名家纷至沓来,赏黄梅山水,吟黄梅风情。李白、苏轼、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诗篇,有的汇入诗卷,有的刻于摩崖,永垂人间。
在东山五祖寺,唐朝宰相裴度来梅公干之余,在此俯瞰山麓,古寺藏幽,远眺庐山,锦屏绣翠,景色悠然。他欣然写下了《白莲花向半天开》: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的千古佳句。
大文豪苏轼则是在宋神宗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居黄州时,曾多次来黄梅谈经论道,并游历五祖寺,特别是登上白莲峰时,发现景色优美,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名川大山。站在高高的山巅上,仿佛一伸手就可以碰到天了。举目远眺,整个东山尽收眼底。远处起伏的群山被云山雾海笼罩,好比是想象中的仙境。那松柏中的月光也如休憩此地的老人,发着暗淡的光,不由得让身处逆势的苏子平添了许多感慨,留下了《登白莲峰》“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松柏月中老,猿猱物外啼。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此时的他是多么希望能得到禅师的指点迷津,然而大师只说从哪里来,就回到那里去,来过多次五祖寺的苏子一下子豁然开朗,进寺前在那飞虹桥上不是有“放下著”和出寺后有“莫错过”吗?原来佛一直是在用禅机指点俗人啊!
同样是在五祖寺,宋欧阳修写了禅意很深的诗“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山林隐者趣,钟鼓梵王家。地僻迟春节,风情变物华。云光渐容与,鸟弄已交加。冰下泉初动,烟中茗未芽。自怜多病客,来探欲开花。”王安石在这里杂居了几天,更是有一番别样的感慨:“法和衣钵过南华,五叶传师萃一花。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一片苍苔涅槃石,至今缭绕白云遮。”
黄梅在唐宋期,除了蔡山江心寺、东山五祖寺有名外,还有一个更佳去处,即西山四祖寺。这里依山傍水,景色迷人,有毗庐塔、鲁班亭、传法洞、灵润桥以及摩崖古石刻群等 30多处景观。道场前有一元代廊桥,即灵润桥。两旁各有一排木椅,可供游客、香客观光和休息,桥下有岩泉溪水从圆形的桥孔间潺潺而过,如同美丽的仙子在长袖飘舞。唐诗人柳宗元游历此处,面对眼前美景,禁不住喜悦之情,泼墨挥毫而书:“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萍花不自由。”现溪水里的岩石上仍刻有“碧玉流”三个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