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勇 于 2017-8-28 05:51 编辑
生态种养殖,义工真情扶助 丰收好时节,志愿再现风采 再次来到“湖北好人”麻城村彭云南家。 门前场子上义工朋友们忙得热火朝天,卸谷、装袋、过磅、扛包、装车……;屋子里后勤小分队也是不亦乐乎,择菜、洗菜、切菜、包饺子、煮饭、炒菜……。 同行的农业专家陈老、王哥很快加入了“战斗”。队伍中时隐时现群友的身影,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邹春芳忙着扎袋子口,还毅然加入扛包大军,害得义工哥哥们捏了一把汗;经常参加义工活动的方明包饺子、切辣椒、洗菜,一刻也不停歇。 装车间歇,义工美女朱丽和姐妹们也不忘田间采风——紧握割镰着实领略了一把稻田收割的辛劳和喜悦。 据悉,彭云南家的稻种、肥料、施药、收割及稻谷销售皆由义工包揽,彭家只负责稻田日常的水源管理等工作。身患尿毒症10余年的彭云南医疗费一直靠养殖业自救,由此他们家就成为了本地公益社会组织荆门义工联生态种养殖基地。 荆门义工联是2006年从民间发起,由志愿为弱势群体、为社会提供义工服务的荆门各界人士组成的非赢利性的社会团体。靠挂荆门团市委,受市委文明办业务指导,10年来义工联大力弘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志愿从事“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公益活动。
据介绍,彭云南家这种种植模式是农户+专家+义工的农业合作模式,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确定扶贫项目,切实强化精准扶贫合力。 中午,大锅饭后,王哥再次引领满载丰收喜悦的车队前往城区晒粮基地。途中,他笑意盈盈:“让爱心团队加入扶贫队伍,感恩社会,志愿服务会更贴心。” 很快到达。水泥地,顶着34度的高温,大家开始解袋口,散谷子。 汗水模糊了眼睛,大家依然坚持着。肖医生不失风趣:“这要是打个鸡蛋在水泥地上,是不是可以马上吃了呢?几节约能源哟!” 王哥现场的热情更是感染了我们,大家纷纷举起大拇指:王大哥,年龄比我们大,但马力足,干劲大,效率高,不愧为老革命。 回眸彭父的憨厚笑容,感受义工朋友的奉献热情,再次见证了爱的力量,企盼丰收插上奉献的翅膀,期待丰收万年长! 云淡天高,不如人高,快乐在路上 风和日丽,大爱不离,温暖在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