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梅话的特色藏在日常用语的点点滴滴里,不梳理,则日用而不知。
有人说黄冈话称呼妻子为堂客,黄梅话也是有的,不过貌似是贬义词,老年人用的多,年轻人基本不怎么用了,可能面临遗失的可能。与之相等的用词有“里神”,方言发音是li3,sen2。原字是什么,难考。
狗吠,黄梅话用“哐”。牛哞,黄梅话用“牻”mang1。唤鸡用“dio5”,唤鸭用“哩”,唤猪用“奶”。
称呼跟普通话有很大区别,比如小猪叫猪儿,公猪叫伢猪,母猪叫猪娘,草猪。
黄梅人最常用的口头禅有“冇竟得”,意思是还可以。“堪呀(nga4)的”,意思是不会吧。“将(jai4)是么样解(gai3)”,意思是这可怎么办?
“哒将(jai4)会撼”,意思是这下完了!“脱咯索”,意思是完蛋了。有的地方会说“仰咯碗”,也是完了的意思。
黄梅话形容一个人翻脸快叫“抹脸无情”。形容一个人听风就是雨叫“大dai4袂mei6风”。形容别人不实在叫“无知打野”。
形容别人做事出格叫“做过咯的”。形容别人败家叫“烂柴”。
出风头叫“充满men3毛”或者“充能”。比如:嗯充么斯能呢?……你逞什么能?
形容年轻人不学好叫“打流的”。
蚊虫或者一些虫子咬人叫“呷ga6人”。
“一个姆妈看kuan4的”,就是普通话一个妈生的。
妈妈叫“姆妈”或者“伊”也可以叫“麻”,而“嫲”在武穴话是奶奶的意思。发音不同的。
黄梅上乡爱讲“八丢”相当于下乡的“咿呀”。等于普通话的:我的妈呀。
形容一个人邋遢猥琐叫“擦箕贼cei1”。
老师叫“告(教)书的”,杀猪的叫“屠夫佬”,种庄稼的叫“庄zang4吧妥”,干公职的叫“吃qi6商品粮的
”,做木工的叫“博士”,泥瓦匠叫“石匠”,做生意的叫“开大铺的”。
不冷不热的天气叫“二四八月”,傻里傻气的人叫“二五八档”,摆谱装大的人叫“甩二五八万”,难打交道的人叫“百人不搁”。
拉关系走后门叫“挖脚jio6力”,吵吵闹闹叫“嘈螺蛳sai4”,饭菜无味叫“白pei1水xv3炒螺蛳sai4”。
故意把人晾在一边叫“过闷”,头脑不清醒叫“发糊”,
负担重叫“驮黎(庐)山”。
黄梅方言的音韵有赣韵,湖广韵,少量吴韵,客家韵。
赣韵比如“uan”韵,看kuan,汗huan,杆,肝,赶,干,甘guan,墈kuan,汉kuan,马齿苋xian>>马览苋huan等
比如“ei”韵,西南韵,白bei,pei,麦,脉mei,百,伯,bei,在zei,窄zei等
比如“iou”韵,下乡韵,狗giou,候hiou等
比如“on”韵,参con,蚕con,贪ton等
吴语韵
比如“ia”韵,夜,爷,野,也yia,蛇,舍等
比如“en”韵,满men,另有mei音韵。判pen,番pen,半ben,搬ben等
客家韵
比如“ei”韵,西南韵,国guei,阔kuei,等
湖广韵
比如“o”韵,歌go,药yo等
比如“v”韵,水xv,主jv,拄qv等
比如“ou”韵,比如菊jou,狱you,旭xou,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