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整理) 中华文明五千年,从远古走到今天,老祖宗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规矩我们不能丢弃。这些做客的老套头,你了解多少? 1. 若无门铃,敲门应该先轻柔地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 2. 上酒桌俗称坐席:客听主人安,落座不能随意。恭敬不于从命,也不能过于客套,这样会显得见外和生疏。 3. 你的孩子受宠爱,可以挨着老人,但座椅不可高于长辈。 4. 主人不请,客人不饮;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动筷。 5. 吃饭坐哪儿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走动更不成体统。 6. 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许一只手放在桌下。 7. 吃饭打洞,长大无用;夹菜时,不要在盘子里乱翻,只能夹就近的,不要超过盘中线。 8. 吃饭不要咬着筷子。 9.酒壶、茶壶不要壶嘴对客人。 10. 不要反着手给人倒茶或倒酒。 11. 吃鱼不要“翻”。 ——翻鱼如同翻船,不吉利。应该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面,叫做“掉头”,安全回来的意思。 12. 给客人添饭时不能说:要饭吗? 13. 不能用筷子敲盘碗。这是乞丐要饭的举动。 14. 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香炉,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更不能搁在碗上,云梦风俗是——叫亡人吃饭。 15. 主动给人敬酒时一定要起身,说话时应左手掩嘴。 16. 吃饭或喝汤时嘴巴不要弄出太大声响。 17. 最后的一杯酒要随主人说“同乐”才能清杯。 18. 剔牙要避人(或一手捂着嘴)。 19.开始吃饭了千万不能再端酒杯,那是“犯上”。吃完饭要等客人都吃完,一齐说“落箸,落箸”才能放筷子。 20. 酒席上如果你取菜(当酒司令),鱼头要对着自己。刚上的菜放桌正当中,残菜或空碗往自己怀里挪。菜碗应该这样摆放:第一碗放桌正中,第二碗按酒席的左右方向成“吕”字形,第三碗菜也是酒席的左右方向形成”品”字。第四碗成“田”字形,第五碗如麻将五筒,第六碗酒席的左右方向双排扣又象六筒,第七碗左右方向中三两侧二象一朵花,第八碗中间二碗两侧三碗,第九碗“三三得九”,第十碗中二两侧四。 如果是正餐,上第四碗菜应是大肉。这碗菜要等到主人前来斟酒俗称“讲礼性”之后才能动筷子。 20. 递、接东西时,要用双手,尤其给长辈。 21. 吃有个吃相,坐有个坐相,不许翘二郎腿和闪胯。 22. 过早、过中或正餐端碗前看看碗里的食物能不能吃完,若吃不完要先减量,不要到最后留碗兜;过早、过中不要添第二碗:要么锅里没有,要么其精华已经让你吃了。 23. 做客不许进入没有人的房间。更不能坐人家的床。 24.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25. 客去主人安,不要成糍粑屁股。回家要跟主人打招呼,云梦人说的“叫吵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