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口光达 于 2018-6-23 21:02 编辑
城市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我们共同的城市记忆。武汉,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记忆”,如同一本历史教科书,真实地展示着她前行的步伐。而这部城市建设的历史就深藏在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成为武汉市民珍贵的共同记忆。 2018年6月23日,有幸好荆楚网东湖社区“寻找我们共同的城市记忆”——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参访团的30多位市民网友、大学生及媒体记者一起,走进2013年建成投用武汉城建档案馆新馆库大楼,探秘藏在这里的“宝贝”,了解城市建设档案制作保存的工作流程,找寻我们共同的城市记忆。 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是目前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城建档案馆,新馆库大楼藏有110万卷武汉主城区房建及市政工程档案,涵盖路、桥、隧、房屋建筑、重要地标,留存着重要的“城市记忆”。 为保存这些重要的历史资料档案馆采用了最新科技,从德国进口的缩微拍照机、“数转模”数字存档机等设备全国的城建档案馆中,只有北京和武汉两家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为武汉城建档案的安全留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转模”数字存档机可将数字档案转换成微缩胶片,而国外的应用实践已经证明缩微胶片可保存100年,理论寿命则可达500年且稳定性高、不占空间,并具有法律凭证作用。 据介绍,档案馆今年还将逐步实施智能化库房。届时,管理人员坐在电脑前就可控制库房内的温湿度、消防、空调等全部设施,密集架也将改造为全自动,纸质和微缩档案的保存将更加安全。 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武汉城建档案巡礼” 活动,让市民触摸到城市记忆的脉搏跳动、感受到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值得点赞!
|